所在的位置: 内痔 >> 内痔缘由 >> 怪招傻郞中周培富

怪招傻郞中周培富

周培富医师以自己的奇招怪法的中药方子默默地奉献,不计名利人称怪招郎中!随着社会进步和健康意识的提高,看中医,疗效好,药物副作用小,已成为现代人对中医治病形成的一个共识,对生命的珍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看病首选中医疗法,而周培富医师却常常以奇招怪法的中药方子治病救人。

采访的当日,周培富医生刚刚看完最后几个病人,患者都是带着满意的表情走出他的临时医馆的。进医馆的第一面,周培富医生有一种长者特有的慈祥深深地吸引了我,炯炯有神的双目透出一股智者的谦睿,谈吐之间透出一种师者的严谨。说起他的从医经历,更多的是讲到了对中医这个大事业的热爱,以及对未来中医事业发展的殷切之情。而他讲到的一段段回忆,又把我们带入他人生感人的往事当中,一幕幕的往事见证着他如今令人感佩的人生成就,再看他今日的成绩,回望他以往的付出,一切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在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道路上,周培富医师以自己奇招怪法的中药方子默默地奉献,不计名利。他自述“自己非专家、教授、神医、只是中医,中药的受惠者,爱好者,懂少许和心理、医理、药理、病,及有效的临床心得,继承极其珍贵、用之有效的祖传秘方,传承华夏杏林美德,厚积薄发,有效的放矢,施予有限的笔墨,服务于有缘而有非常有必要帮助的朋友。对困扰现代人至医学界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脑病、精神病、肿瘤等疑难病症有独特的见解及治疗效果”。他每年为全国上万患者开奇招怪法药方不计其数,他想让全世界人知道中国的中医和西方的西医比,“中医”才是真正的医道。在中医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需要不断地学习,还需要保持一份好奇与兴趣,在被患者认可和尊重的同时,心理需求满足后才能再一次焕发出热情。一般来说,中医师掌握近500种中药的属性,基本能够做到用药准确。《本草纲目》药学著作记载药物1892种,而中国地域辽阔,草本共有3000多个品种,这意味着还有1000多个品种值得一代又一代的医师去探索。哪种药物同科,哪种阳性,哪种阴性,哪种药性足,哪些药品搭配效果最好,哪些药物相克不可混用,大地赋予人类茂盛繁多的草本,一年又一年地自然生长,杂乱无章,像是一个谜,神秘而宝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仅指的是人,还指的是植物、草本。

周培富医师出生在广东茂名世代祖传中医世家,1975年至1982年在部队服役,开始边工作边学习祖传中医理论。因酷爱研究中医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使他对中医理论知识和山里的中药草本有了较深的认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自己开的矿山下的小镇医院不治病的老人,这个患者得了“内痔后期“医院动手术,可是当子女把手术费交了以后,他却说什么也不上手术台,说自己的病也治不好,治了也浪费钱,所以说什么也不治了,子女们没有办法拉他回家。在回家路过安平这个地方,他下车让子女给他五百元钱,让子女们从今后不要管他了。就这样他在安平黄皮住下了,他每天都上安平这家药店抓药吃来稳持自己的病情。一天他在药店排队抓药时说这家药店的中药不好,对他的病没有效果,旁边一个老太太听了,说“我认识一个中医,他给我开的药方吃了后效果非常好,你可以让他看看。后来这个老太太把他带到我的矿山上来,我给他开了三天的药方,让他去药店抓药吃,吃完后过来在开药方。可是三天后他没有过来,第五天还没有过来,我想这个人怎么没有过来呢,难道他死了,不应该呀?后来我下山到镇上去找他,我见着他后问他为什么不去找我开药方,是不是没有效果还是怎么了,他说药方很好,但是我没钱买药了,连吃饭钱都没有,没有钱交房租,房东把他也赶了出来。我听后说,你去我哪里住,吃饭住我全免费,吃药的钱我来给你掏。后来他住在山上我给他看病花钱抓药,他营养不好,我去给他买补品给他喝。半年后的一天他用我的手机给他家里打了个电话,他家里人认为他死了,他告诉了家人他在这里的事,他家人不信,哪里有这样的傻子医生呢。半年后病情全好,从他过来肚子大的有160斤减到118斤,光他啦出来的浓都有42斤,整个人像换了个人一样。后来他想出去打工,我给他路费,为此事很多人称我为傻子!

另外,人们总是认为中医是“慢郎中”,不能治疗急性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医对很多急症也有很好的疗效。我临床上遇到这样一例病,有一个朋友的父亲患了胃癌后期,医院让他不用看了准备后事吧,后来他从别的朋友处听说我可以治疗,我到他家后帮他开了药方,五付药后,他父亲可以下床行走,吃医院检查一切正常。

在采访的最后,周培富医师表达了对中医和西医的殷切希望:“不管中医和西医,都是以治病为主的,中医的宏观学说结合西医的精确诊断和治疗,最终都是为了救死扶伤,为病患带来健康。这样不管中医、西医还是其他学科才能够更加迅速地前行,有生之年,我希望致力于这样的中国的中医学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记者:戴生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jukk.com/lzyy/10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