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认为,秋主收,燥为秋之主气。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萧条,空气干燥,这给人体健康会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也有“多事之秋”的说法。而对于痔友们来说,尤其是气虚、阴虚、阳虚、血瘀、湿热这几种体质的朋友,每每在这个时节,就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健康问题。今天,我们就分别就5类易患痔疮体质,谈谈如何在“多事之秋”进行调理养护。
01气虚体质,补足气血秋季来临,凉风袭来,室外室内温差大,这段时间很容易出现气虚症状。气虚体质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元气不足,具体表现为容易疲劳,所以,做一点事就感觉很累,总是想找个地方歇歇。
穿脱及时,早卧早起俗话说“病在一穿一脱之间”,立秋后,早晚稍凉,白昼暑热未消,加上空调房和室外的温差,身体弱的人很容易因为不适应温度而感冒生病。气虚体质还需常备薄衣或披肩,及时加减。
气虚质秋季大多由于气血不足,不能滋润大肠,或下元亏损,温煦无力,寒浊凝结,使肠道传送不畅,大便排出困难,这时就会加重痔疮,可多吃些大枣、黑木耳、银耳、山药等,润肠通便。
02阳虚体质,健脾护阳中医认为血汗同源、汗为心液,夏季大量汗出,人体消耗大,经过一个夏季,到秋季时人会心肺气虚;再加上夏季寒凉食物摄入过多,易致脾胃阳虚。
中医古籍对阳虚体质特征的描述包括“身寒”、“面白”、“体胖”、“脉小”等。因肾为一身阳气之根,脾为阳气化生之源,所以首先就要补脾肾。多吃一些羊肉、鲫鱼、坚果等食物都能达到健脾益气的目的。
秋季要适当暖衣温食以养护阳气,尤其要注意腰部和下肢保暖。阳虚质者性格多沉静、内向,常常情绪不佳,肝阳虚者善恐,心阳虚者善悲。应多与别人交谈沟通,主动调整自己的情绪;要善于自我排遣或向人倾诉,消除不良情绪。平时可多听一些激扬、高亢、豪迈的音乐,以调动情绪。
03阴虚体质,补阴降火秋季气候温燥,稍不小心,极易重伤阴液,加重阴虚。阴虚体质最大的特点就是“干吃不胖”,一般都是瘦长形体型。还有一个特点是干,即皮肤干、眼干、鼻干、口干、便干。
补阴降火是关键,阴虚体质的人,应顺应四时变化,尤应重视“秋季养阴”。阴虚体质本身津液亏少,加之气候干燥尤其应当及时补充水分,活动时饮水应多次少饮,切莫大口畅饮。
阴虚之体质由于阴不制阳而阳气易亢,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藏养阴气;工作紧张、熬夜、剧烈运动、高温的工作生活环境等均应尽量避免;更要注意保护阴精。肾阴是一身阴气之本,阴虚体质者要节制房事,惜阴保精。
运动的环境场合应当湿润开阔,比如湖畔、海边、公园、植被茂盛的山等。阴虚体质可适当“秋冻”,初秋在不感到寒冷的前提下,缓慢增加衣被,可促进虚火收敛,以养阴气。
04湿热体质,祛湿养神《伤寒论》中多次提到的“酒客”即经常饮酒之人,也就是湿热质之人。大便黏滞,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中医认为秋主收,燥为秋之主气,因此秋季去湿热,是尤其重要的。熬夜会增加湿热。因为熬夜伤肝胆,会非常影响肝胆之气的升发,容易生湿热。每天保证至少7小时睡眠,给身体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修复。
湿热质者多急躁易怒。要多参加各种活动,多听轻松音乐,克制过激的情绪。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
湿热体质的人,不可憋尿憋大便,要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湿热积聚、加重痔疮。
05血瘀体质,活血化瘀秋季气温转凉,一定要注意避免风寒之邪。血瘀质者具有血行不畅的倾向。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血瘀质者常心烦、急躁、健忘,或忧郁、苦闷、多疑。苦闷忧郁会加重血瘀。应保持心情愉快、乐观,及时消除不良情绪,防止郁闷不乐而致气机不畅、血行受阻。可多听一些抒情柔缓的音乐来调节情绪。
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如山楂、醋、玫瑰花、金橘、油菜、番木瓜等就是血瘀体质者的首选。
运动是活血化瘀的必要条件,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改善经络气血不畅,从而减轻血瘀。
跑步时可以采用两步一呼吸或四步一呼吸的方法,配合一些经络拉伸的平缓运动比较有利于血瘀体质。毋发大汗,保全元气,汗出太过伤阴亦伤气。
每种体质都会有不同的症状,在秋季这个悲凉干燥的时节里,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所以针对性地进行调理养护,不仅有利于痔疮的防治,也能改善体质,拥有一个健康体魄。如果大家还不清楚自己是何种体质,可以通过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好白癜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