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社会相互统一。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指的是——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4.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心是——五脏。
5.药味分阴阳,属阳的是——辛、甘、淡。
6.属于阳的事物或现象是——洪脉。
7.属于阴的是——迟脉。
8.属于病的是——疟疾。
9.属于证的是——风寒表实。
10.满面通红者多属于——外感发热。
11.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为——萎黄。
12.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的病机是——瘀血。
13.脾胃气虚的面色是——面色萎黄。
14.阳气暴脱病人的面色是——面色苍白。
15.瘀血久停所致的面色特点是——面色黧黑。
16.在望病人面色时,应首选注意区分的是——善色与恶色。
17.戴阳证患者的面色表现为——面色苍白,颧颊部嫩红如妆。
18.主气血运行不畅的舌色表现是——青紫舌。
19.胖大舌多属——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
20.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兼有裂纹者为——脾虚湿侵。
21.舌色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属——阳虚水湿。
22.舌色枯白无华,多属——脱血夺气。
23.舌红而生芒刺,多为——气分热盛。
24.舌尖生点刺的临床意义是——心火亢盛。
25.舌中部芒刺的临床意义是——胃肠热盛。
26.舌苔薄黄的临床意义是——风热表证。
27.红绛色镜面舌的临床意义是——胃阴枯竭。
28.舌绛少苔或无苔的临床意义是——阴虚火旺。
29.舌边尖略红,伴有发热恶风,咽喉肿痛等症,多属——外感风热表证。
30.观苔之剥落的临床意义是——了解胃气、胃阴之存亡及气血的盛衰。
31.观察舌苔以辨别病邪深浅,主要依据是——舌苔的厚薄。
32.舌苔苔质粗大疏松而厚,揩之易去为——腐苔。
33.寒痰停肺咳嗽的特点是——咳声重浊紧闷。
34.咳声短促,连续不断,咳后有鸡鸣样回声称为——顿咳。
35.咳声不扬,痰黄难咯者属——热邪犯肺。
36.胃热患者的口气为——臭秽。
37.病人口气酸臭,脘腹胀满者属——食积胃肠。
38.口气臭秽难闻,牙龈腐烂的临床意义是——牙疳。
39.久病体虚之人出现嗳气的特点是——嗳气声低而断续。
40.常见饭后嗜睡,其原因多为——脾气虚弱。
41.久病畏寒的临床意义是——阳气虚衰。
42.手足心汗出量多见于——阳气内郁。
43.自汗的病机是——气虚。
44.眩晕的特点是——头晕眼花。
45.前额头痛连及眉棱骨属于——阳明经头痛。
46.巅顶部位头痛属于——厥阴经头痛。
47.头脑空痛,腰膝酸软者属于——肾虚头痛。
48.酸痛的常见原因是——湿浸肌肉关节。
49.大腹疼痛多属——脾胃之病变。
50.少腹疼痛多属——肝经的病变。
51.常见饭后嗜睡,其原因多为——脾气虚弱。
52.精神疲惫,神识朦胧,困倦嗜睡多见于——心肾阳衰。
53.突发耳鸣,声大如潮,按之不减者属——肝胆火盛。
54.渴不多饮兼身热不扬,苔黄腻者,属于——湿热证。
55.渴喜热饮而量不多,或水入即吐多为——痰饮内停。
56.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兼面色黧黑多见于——瘀血内停。
57.久病小便频数,色清量多,夜间明显者多见于——肾阳不足。
58.肾气不固所导致的小便改变是——小便频数而清,夜间明显。
59.尿后余沥不尽的病机是——肾气不固。
60.大便时干时稀的病机是——肝郁脾虚。
61.脾肾两虚大便的特点是——完谷不化。
62.内痔的好发部位是——膀胱截石位3、7、11点。
63.带下色白,清稀如涕,无臭味,多属——寒湿下注。
64.带下色黄,质黏臭秽,多属——湿热下注。
65.痛证与痰饮均可见的脉象是——弦脉。
66.痰饮证的脉象多见——弦脉。
67.肝胆病的脉象常为——弦脉。
68.迟脉的主病是——寒证。
69.八纲辨证中,是总纲的是——阴,阳。
70.风热表证的特征是——发热重恶寒轻。
71.伤风表证的特征是——发热轻而恶风自汗。
72.风寒表证的特征是——恶寒重发热轻。
73.久病畏寒的主要因素是——阳气虚衰。
74.风寒感冒主证——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75.长期低热,以午后或夜间低热为主,其病机是——阴虚。
76.小儿夏季长期发热,秋凉自愈,其病机是——气阴两虚。
77.表证与里证最主要的鉴别点是——是否头身疼痛。
78.胸痹的主症是——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
79.属于阴虚证临床表现的是——五心烦热。
80.归属于阳证的是——表实热证。
81.表现为咳声轻清低微的是——肺气虚证。
82.表现为干咳无痰或少痰而黏的是——燥邪犯肺证。
83.水逆呕吐的特点是——口干欲饮,饮后则吐。
84.热邪犯胃其呕吐的特点是——呕声壮厉,吐黏稠黄水。
85.呕吐呈喷射状者多为——热扰神明。
86.额两发角之间的骨度分寸(头维)是——9寸。
87.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的骨度分寸是——3寸。
88.耳后两乳突之间的骨度分寸是——9寸。
89.属于腧穴近治作用的是——腰痛取大肠俞。
90.属于腑,循行分布于上肢外侧的是——手三阳经。
91.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92.漏肩风以肩外侧疼痛为主,外展时疼痛加剧,为——手少阳经证。
93.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烦躁,咳嗽喘促,气急鼻煽,喉间痰鸣。
94.不寐心肾不交证的主症是——心烦不寐,头晕目眩,腰酸梦遗,五心文都教.育烦热,舌红,脉细数。
95.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治法是——清热涤痰,宣肺止咳。
96.气滞血瘀而致痛经,经期最佳治法是——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97.胁痛肝络失养证的治法是——养阴柔肝止痛。
98.血府逐瘀丸的功效主治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99.胃痛食滞胃脘证型选用中成药——保和丸。
.具有温肾散寒,涩肠止泻功效的中成药为——四神丸。
.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之功的中成药是——防风通圣丸。
.具有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行气止痛的药物是——华佗再造丸。
.具有“三补”,“三泻”配伍特点的中成药是——六味地黄丸。
.具疏风散寒,解表清热功效的常用中成药是——感冒清热颗粒。
.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者宜选用的中成药是——莲花清瘟胶囊。
.用于大肠湿热,赤白下痢,里急后重等症的药物是——复方黄连素片。
.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证的中成药是——香砂养胃丸。
.功效主治为补脾胃,益肺气的中成药是——参苓白术丸。
.茵栀黄颗粒的功效主治是——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跌打丸的功能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杞菊地黄丸的功效主治是——滋肾养肝。
.乌鸡白凤丸的功效主治是——补气养血,调经止带。
.防风通圣丸的功效主治是——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花红颗粒的功效主治是——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祛瘀止痛。
.尪痹颗粒的功效主治是——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通经络。
.板蓝根颗粒的功能主治是——咽喉肿痛,口咽干燥,腮部肿胀。
.健儿消食口服液的功效主治是——健脾益胃,理气消食。
.双黄连颗粒的功用是——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清开灵口服液的功用是——清热解毒,镇静安神。
.生脉饮的功能是——益气复脉,养阴生津。
.感冒风寒束表证可选用——正柴胡饮颗粒。
.通宣理肺丸的主治病证是——风寒束肺。
.不寐之心脾两虚证的首选用药是——归脾丸。
.眩晕肝阳上亢证选用的中成药是——天麻钩藤颗粒。
.因气滞血瘀而致痛经,可选用——血府逐瘀胶囊。
.肝郁型月经先后无定期选用的常用中成药是——逍遥丸。
.可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带下病.腹痛的中成药是——妇科千金片。
.用于小儿食滞化热所致的积滞可选用——小儿化食丸。
.胸痹心血瘀阻证型选用的药物是——通心络胶囊。
.内伤发热气虚发热的代表方剂是——补中益气汤。
.眩晕气血亏虚证的主要方剂是——归脾汤。
.瘀血腰痛,治宜选用——舒筋活血片。
.治疗阴虚咳嗽可选用——养阴清肺颗粒。
.治疗肺胃热盛所致咽喉肿痛,宜选用——板蓝根颗粒。
.治疗内伤发热之阴虚发热证,最佳选方为——知柏地黄丸。
.治疗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的药物是——养阴清肺丸。
.用于治疗阳不化气,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可用——五苓散。
.治疗内伤发热之阴虚证,最佳选方为——清骨散。
.治疗痛经气滞血瘀证宜选用的拔罐方法为——刺络拔罐法。
.腰痛针灸治疗的主穴为——阿是穴,大肠俞,委中。
.便秘针灸治疗的主穴为——大肠俞、天枢、归来、支沟、上巨虚。
.中风恢复期治疗口眼歪斜常加用——地仓、颊车。
.选用神阙穴常用的操作方法是——隔盐灸。
.属于直接灸的是——瘢痕灸。
.神志昏迷患者可选用的服药方法为——鼻饲法。
.血府逐瘀丸的服用方法是——口服,红糖水送服。
.玉屏风颗粒的服用方法是——开水冲服。
.川芎茶调丸的服用方法为——饭后清茶送服。
.复方小活络丸的服药方法是——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云南白药用于瘀血肿痛与未流血者时的服药方法是——酒送服。
.患者,发热,汗出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苔黄腻,脉濡数。应诊断为——暑湿感冒。
.患者,女,45岁,平素急躁易怒,近来与家人生气后,出现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得嗳气.矢气则舒,苔薄白,脉弦。诊断为——胃痛。
.患者,男,68岁,半年前出现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诊断为——中风。
.患者,女,20岁,皮肤突发丘疱疹,皮肤潮红,灼热瘙痒,伴身热.心烦口渴,便干溲赤,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滑或弦数。诊断为——湿疮。
.患者,男,60岁,常感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得热则减,舌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诊断为——腰痛。
.患者,女,25岁,经前或经期常出现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诊断为——痛经。
.女性,23岁。妊娠4个月,身体健康,脉象应指往来流利,如珠走盘,根据脉诊的内容,此脉应属于——滑脉。
.某女,32岁。口舌生疮,烦躁焦虑,口干舌燥,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数,其脉主病是——里证。
.某患者,两天前受寒,出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舌淡红,苔薄白,脉象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如水上的漂木。其主病是——表证。
.患者突然感觉怕冷,且体温不高,并有四肢不温,脘腹、肢体冷痛,呕吐泄泻,脉沉紧,属于——里实寒证。
.咳嗽气粗,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腻或黄稠,咯吐不爽,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咳嗽之痰热郁肺证。
.患者,男,20岁,2天前受凉出现咳嗽,痰稀薄色白,咽痒,常伴鼻塞,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紧。病证为——咳嗽之风寒证。
.患者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或兼有脘腹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辨证为——胸痹气滞证。
.患者,女,55岁。眩晕绵绵,动则加剧,劳累则发,面色少华,神疲懒言。舌淡,边有齿印,脉细。辨病属眩晕。其辨证为——气血亏虚证。
.女,32岁。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月经不调,因胃痛1周就诊,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烧心泛酸,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该患者舌红提示属于——实热证。
.患者,男,35岁。2日来发热微恶寒,口苦,胁痛,尿短黄,大便黏臭,舌红苔薄白,脉数。其证候是——表寒里热。
.患者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咳痰稀薄色白,伴恶寒,鼻塞,流清涕,肢体酸楚,舌苔薄白,脉浮紧,属于——风寒咳嗽。
.患者,男,32岁。外感风寒,头痛连及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或伴恶风畏寒,遇风尤甚。舌淡红,苔薄,脉浮紧。辨病属头痛。其辨证为——风寒头痛。
.患者,女,45岁。胸闷如窒而痛,气短喘促,肢体沉重,体胖痰多,舌苔浊腻,脉滑。其证候是——痰浊胸痹。
.患者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而加重,舌质紫暗,脉弦涩。证属——心血瘀阻。
.患者,男,40岁。胸部刺痛,痛处固定不移,入夜尤其,伴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沉涩。辨证为——胸痹之心血瘀阻证。
.患者,男,55岁。心烦不寐,头晕目眩,耳鸣,腰酸梦遗,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辨证为——不寐之心肾不交证。
.患者午后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辨证应属——阴虚发热证。
.患者,女,25岁。突然呕吐,起病较急,常伴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胸脘满闷,不思饮食。舌苔白,脉濡缓。辨病属呕吐。其证型为——外邪犯胃证。
.患者,女,36岁。发热10日,身热夜甚,口干少饮,心烦躁扰,鼻衄2次,脉细数。其舌象应是——舌绛苔少而干。
.腰痛患者,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遇阴雨天疼痛加重,舌苔白腻,脉沉缓。其证候是——寒湿腰痛。
.患者泄泻清稀,甚者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纳少,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其证候是——寒湿泄泻。
.患儿,男,5岁。春节期间过食肥甘,出现呕吐,吐物酸腐,气味难闻,腹胀满,嗳气厌食,大便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滑实。辨病属呕吐,证型为——食滞胃脘证。
.患儿,男,6岁。气实火盛,出疖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伴发热、口渴、便秘,苔黄,脉数。其证型是——热毒蕴结证。
.患儿,9岁。发热咳嗽2天。证见发热恶风,咳嗽气急,痰多而黄,口渴咽红,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其治法是——辛凉宣肺,化痰止咳。
.患儿,见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浊涕,咽红肿痛,咳嗽。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治宜——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朱某,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月经推后,量少,色黯有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脉沉紧。最佳治法是——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患者,女,34岁。已婚,月经先后无定期,质稀、量少,腰骶酸痛,头晕,舌淡少苔,脉沉细尺弱。其证候是——肾虚。
.张某,女,49岁。近1个月来患者自觉午后至夜有发热,发有定时,睡时汗出,醒后即止,兼有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其病机是——阴虚。
.患者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肋胀满,舌边红,苔薄腻,脉弦。治法宜用——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患者,女,48岁,体态肥胖。症见胸闷,气短喘促,肢体沉重,痰多口黏。苔腻,脉滑。其治疗应首选——心通口服液。
.男性,29岁,近3天因生气后出现胃脘胀痛,攻窜不定,嗳气频作,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治宜选用——气滞胃痛颗粒。
.患者,男性,31岁,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口淡不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治疗应首选——良附丸。
.某男,25岁。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晕头昏,肢倦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细弱。宜选用的成药是——归脾丸。
.患者感到心前区疼痛,且痛处固定不移,应当施以的药物是——麝香保心丸。
.患者,女,34岁。近日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主因肝郁脾虚,治疗可用——逍遥丸。
.患者肢体关节酸楚,重着,疼痛,关节活动不利,麻木不仁,舌苔白腻,脉濡缓。治疗应首选——木瓜丸。
.患者,35岁,今日出现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选用的方剂为——四妙丸。
.小儿脘腹胀痛,腹痛即泻,泻后痛减,粪便酸臭,嗳气腐浊,不思饮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治疗常用的中成药为——小儿化食丸。
.患儿,女,8岁。纳呆食少,脘胀腹满,手足心热,自汗乏力,大便不调,以至厌食、恶食。适合选用的中成药为——健儿消食口服液。
.患儿,7个月。病起1天,发热,泄泻9次,大便稀薄如水,泻下急迫,恶心呕吐,阵阵啼哭,小便短黄。治疗应首选——葛根芩连微丸。
.8月上旬,一男性儿童前额部出现2个红肿结块,约2cm×2cm,中央有一个脓头未溃,疼痛拒按,伴口渴便秘,尿短赤。应选用——六神丸。
.上下分消,表里并治,汗不伤表,下不伤里的肺系病证常用药指的是——防风通圣丸。
.患者胁肋隐痛,绵绵不已,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应选用的中成药是——六味地黄丸。
.某男,50岁。患泄泻多年,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泄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证属肾阳不足,宜选用的成药是——四神丸。
.患者,女,27岁。近期月经不调、痛经,行经后错,经量少、有血块,小腹疼痛,经行小腹冷痛喜热,腰膝疼痛。以上症状适合选用的中成药为——艾附暖宫丸。
.患者,女,39岁,患有慢性盆腔炎4年,近日白带量多,色黄质稠,臭秽,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适合选用的中成药为——妇科千金片。
.患者突然呕吐,脘闷不舒,兼见恶寒发热,头身文都.教育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治宜选用——藿香正气水。
.患者,男,33岁。被热水轻度烫伤,疮疡肿痛、创面溃烂,亟需活血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患者应该选用的中成药为——京万红软膏。
.患者,疖肿散发全身各处,此愈彼起,不断发生,疖肿较大。伴口干唇燥,舌质红苔薄,脉细数。首选的治疗方剂是——防风通圣丸。
.某女,33岁。平素体虚又感风邪,症见自汗恶风,面色白,医师处以玉屏风颗粒,是因其能——益气,固表,止汗。
.患者,女,22岁。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有臭气,胸闷口腻,纳差,舌苔黄腻,脉濡数。治法应是——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
.某女,20岁,2天前受风后出现左侧面部麻木,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左侧,舌淡,苔薄白。针刺面部穴位应采用——轻刺浅刺。
.患者,女,63岁。肩部酸痛、活动受限,常因劳累而加重,现肩内收时疼痛加剧。针灸治疗本病,除肩部穴位外,还应选取——合谷。
.患者,女性,26岁。每至经期第3、4天出现腹痛,痛势绵绵,按则痛减,月经色淡,量少,伴面色苍白,倦怠无力,舌淡,脉细弱。除按摩子宫外,宜选取——带脉、血海、三阴交、太冲。
六盘水文都产品介绍
医护药类:
临床执业/助理、中西医执业/助理、中医执业/助理、口腔执业/助理、中医师承专长、乡村全科助理、执业药师、执业护士
卫生职称类:
初级护师、主管护师、药学初级士、药学初级师、药学主管、中药学初级士、中药学初级师、中药学主管、临床医学检验(士、师、中级)、放射医学技术(士、师、中级)、核医学技术(中级)、口腔医学主治医师、内科学主治医师、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泌尿外科主治医师、骨外科主治医师、妇产科主治医师
★六盘水文都医考中心:
六盘水市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