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跟着倪海厦老师,一起学习针灸,已经学完的朋友也可以一起温习一下。空闲时间多的朋友可以看视频,空闲时间少的朋友就看文字内容。每一章节后面也都注明了时间,可以拖动视频到相应位置播放。
希望大家每天都有进步,都有所收获。
11、膻中穴与天突穴(2-00:31:05)接下来的穴道是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穴道我们怎么找?喉咙在这边,我们先找天突,天突最好找。这是天突,正好在喉咙那儿有个洞,不是直接进去,直接进去会扎到气管,我们不要扎到气管,中医称气管叫重楼,因为它一圈一圈的,有十二根,中医叫十二重楼。不要直针,下一寸就到了,不然一刺就剌到肺,不可以。
先找天突,再找鸩尾,这两个穴道,正中间是膻中(本处有误,当为玉堂——校对注)。诸位看书上膻中穴,气会膻中。现在诸位学到了,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膻中穴的找法,书上说也可以在两乳头中,但你不能只会这个找法,不然女孩子怎么办,如果女病人是ACup还没关系,如果是DCup的两乳中间,跑到中脘穴,所以不能靠乳头去找。找到膻中以后,要找中庭穴就很简单,膻中下一寸半,或一寸六,你一摸中间有个凹洞,就是中庭,中庭知道大概位置就好了,几乎用不到。膻中穴就用的多了,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之会。气会膻中,气病治此,呼吸短促,气喘在这里治,但禁针,要用灸的。过去呢,因为针太粗,但现在针很细,下针没有关系。肺痈吐脓,呕吐涎沫,妇人乳汁变少。现在看中医的书就知道,都在陈述症状。病人咳了半天,乳汁变少,都在膻中治,因为气会膻中,气是阳嘛,强他的心脏、强他的肺气,效果都很好。那所谓肺痈,我们有两种,一种是里面化脓,化脓的时候,咳出来的是很浓稠的脓。如果咳出来白色泡沫,完全是白的泡沫,那是肺癌了。那气病呢,都可以在膻中上治。更正更正,这两个中间呢,应该是玉堂。玉堂下一寸半才是膻中,膻中下来才是中庭,天突和鸩尾穴中间是玉堂穴,玉堂下来一寸半才是膻中穴。那中庭和玉堂都是辅助膻中穴的,没有膻中重要。那玉堂再往上去,和天突中间的穴道是华盖,华盖和玉堂中间是紫宫,华盖和天突穴的中间是璇玑。所以我们取中点,平常玉堂、华盖、璇玑都只要知道穴道在这,很少用。但膻中穴就要知道了,膻中会用到。
天突这个穴道呢,我们有心脏三针,病人躺平后,下针巨阙、关元、天突,这三个穴道下针,病人的心痛就会去掉。尤其是在治疗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者是心肌梗塞。巨阙、关元、天突一个是心脏的募穴,一个是小肠的募穴,天突是气脉经过,这个气很强。这三个针下去,心痛就不痛了,一下针病就去了。心气泻出来的时候,平常很好玩,临床上可以看到。病人躺在病床上,如果下针天突,巨阙,关元,这三个针下去后,这个气会到第十椎下,第十椎下没有穴道,所谓第十椎下,就是第十一椎上,这个气会集中到这边。我们再下到脊椎骨上面,把气导出来。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治疗心脏病的三个穴道,几乎无所不治。上面是天突,中间是心募巨阙、下面是关元——小肠的募穴。小肠跟心脏是表里。天突呢,在喉咙旁边,甲状腺肿,喉咙肿痛等,都可用近取穴天突来治疗。看天突穴过来第四行中间的地方,心与背相控而痛,这是我们讲的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这是心脏病。在美国临床见的很多,病人觉得心脏很痛,跟医师讲说要发心脏病,可是在仪器上完全检查不出来,晚上再发,同样的医师同样的器材,当场就死在医师的前面。这是美国太空总署的工程师告诉我的,一见到我就要帮他检查有没有心脏病,因为他两个朋友三十几岁都死在医师前面,还不是一个,是两个。
12、廉泉穴(2-00:43:13)再来是廉泉穴,这廉泉穴怎么找。这病人的鼻子、嘴唇,病人躺在病床上,病人中风,舌强不语,手握拳,用大拇指指尖顶到下巴处是穴,大拇指指尖去压它,指尖到处是穴。这个穴道下针很特殊的角度,针下去的时候,要对着舌根,而不是直针下,也不会伤到食道,这个穴要下一寸、一寸半就够了,治疗舌强不语用的。那这个穴道,大部分是用针,没有用灸:也不好灸嘛。这个廉泉是阴维任脉之会,治舌头的病,因为是近取穴。近取穴的定义是,病发在这边,只要是附近的穴道,都有它一定的功能。13、承浆穴(2-00:45:20)再来是承浆。这是脸,这是嘴唇,这凹进去这有一个点,就是承浆穴。为什么叫承浆,因为喝了豆浆、米浆,有了承浆就不会漏出来。反过来,中风的人,如果吃了饭会流涎,就要下承浆,舌头强硬不会讲话,就是廉泉。这是我们常用的穴道哦。下针的时候,要开口,嘴巴张开来。那大多数呢,我们用针,用灸都可以,没有影响。这个穴道大部分用在中风,面部中风。面部中风时脸歪一边,歪左边或右边。当我们治疗完面部中风后,面孔回正以后,我们一般来说会下承浆及人中。如果面部中风,我们针灸效果非常好,治疗完后承浆人中用几次,就好像把它固定住。如果没有扎那个穴道,原本是歪右边,结果治好后隔几天,就歪到左边去。有一个熟的朋友,面部中风隔天就找我治疗,三天之后就回正,一个礼拜去上班了,同时期的办公室也有一个老美中风,不肯找中医,去找西医治疗,结果四年了脸还是歪一边,还在搞脸部美容。诸位放心,我们教你们如何治中风。这喉咙的地方,声音讲不出来都可以治。那你太太话很多、很吵,不要治,甚至可以制造喉咙讲不出话,暂时间不要教你们。那牙齿痛,许多人牙齿痛,在承浆也可以治。老美正餐常吃一小块,甜点一大盘。他们用的糖都是精炼糖,白糖。然后咖啡里面又放糖。糖经过提炼过会变的很小,吃到了身体里面,就是酸,所以到后面牙齿会腐坏掉。如果吃了是蔗糖,蔗糖体积很大,细菌病毒没有办法吃它,而且蔗糖是碱性的。如果半夜你牙痛,你拿个蔗糖放进嘴巴进去,蔗糖是碱性的,放进去后,嘴巴是碱性的就不会痛,因为所有的病毒无法在碱性的环境下生存。所以你牙痛,放一般的糖进去,保证更痛,因为你在喂它。但蔗糖就不会痛。过去很多老先生,饭后就咬甘蔗,所以九十岁牙还好好的,因为有蔗糖,过去很多最原始的方法最好。任脉到了承浆是最后一个穴道。等一下开始讲督脉。三、督脉经穴篇(2-00:52:58)督脉是所有阳气之会。阳气在流行完全身之后.就会回到督脉。阳气就像河流,最后会流到大海,督脉就像个大海。督脉跟任脉一样,没有井荣俞经合。书上在讲考正穴法之前有提到,要知任督二脉之功,先将四门关闭,耳、目、口、鼻先闭起来。
1、长强穴(主治痔疮)(2-00:54:24)督脉第一个穴道是长强穴,是足少阴、少阳之会,这个穴是痔疮的根本。怎么找这个穴道呢?让病人躺在床上,在尾椎骨的下方,肛门与尾椎骨的中间。长强穴下针的时候,采斜刺。长强穴,无谓补泻,引气到就好了,下针不用太深,一寸左右。主要是治痔疮。医书上有很多痔,什么长的像桃花就是桃花痔,还要怎样分治疗,其实不用。痔分两种,一种是内痔、一种是外痔。内痔时,中医定义它,是先血后便。大便的时候,血排出来后,再出大便,不会痛。外痔呢,是先便后血,上完厕所,一擦屁股,看到流血,这是外痔,先便后血,外痔会很痛。长强穴,不管内、外痔都可以治疗。像痔疮就是个非常好的治症,不管是针、灸或中药。如果你觉得人生乏味,就去给西医开刀。肛门那是浊物经过的地方,很不容易收口。所以你觉得人生很好,就不要开刀。开刀后产生瘘管会很难过,女人阴部跟这个就会连在一起,阴部就会排大便,而且滴漏不止。痔疮很痛,但也不会死掉。到现在还没有人因痔疮死掉的,痔疮其实很好治。下针时内痔看不到,外痔时,肿得很大,用三棱针来刺它放血,放血时,可以用小一点的火罐把痔疮吸住,把脓血抽出来,把痛去掉,痛就是瘀血累积才会有痛。很多穴道都可以治痔疮,长强是个大穴,内痔效果也是很好。2、腰俞穴(2-00:59:29)督脉第二个穴道叫腰俞,这脊椎骨在尾椎上是成三角形的,在尾椎骨上,在脊椎交接的地方,第二十一椎,我们叫腰俞。腰俞可治月经不来,其实我们有非常多的穴道可以治月经不顺,不一定要在腰俞治,很少用。诸位知道这个穴道就好了,我到现在没有用过。长强就很常用了,那个痔疮痛起来时,很难过。当然我们痔疮放血时,要带橡皮手套放血。放血时,当然用火罐小一点的,这是基本常识,3、命门与阳关穴(2-01:01:02)再来是阳关穴,在找阳关穴时,先找命门,命门是第十四椎。看侧面的图,肚脐正对面的穴道是命门,从命门下两椎就是阳关。阳关穴和命门穴,先找命门,再找阳关,一个是第十四椎、一个是第十六椎。阳关穴很少用到。阳关穴针灸都可以,像治腰痛时。命门穴针和灸都可以,剧烈的头痛,中医讲的角弓反张就是脑膜炎,在命门上都可以治疗。命门穴顾名思义是生命之门。练功夫的人在肚脐下三寸的关元和命门,先观想成一条线。吸气时,这条线往下沉,这条线沉到会阴的地方。吐气时这条气往上升,升到顶的时候,再吐最后一口气,再提肛门。肛门在医书叫榖道,说起来比较优雅。提肛在练功是最后一步。比如说你在吐气,吐到后来没气了,你以为结束了,其实才刚开始,要到最后在没气时,再把肛门提起来。平常小便,男女都可以用,从小就要教你的小孩子,不要随时跑去小便,你要等到饱满时,扣不住了才去。在小便时,要大力地排出来,成为反射动作,大力地尽量排,要让力量很大,养成习惯时,每天都在运动下焦,就会长命百岁。把气逼出去发一点声音都没有关系。4、悬枢穴(2-01:05:42)这个悬枢呢,在第十三椎下。在讲督脉时都是指第几椎下。在触诊摸背后的时候,会摸到一个凸,两个凸的。这个凸的才是椎下。因为骨头是这样子的,下针要在软骨下,所以凸起来的才是椎下。悬枢呢,治症跟阳关差不多,治腰痛等等。三焦经会经过。5、脊中与筋缩穴(2-01:07:00)脊中这个穴道只能下针,不可以灸。第十一椎下周围是脾脏,这穴道主要是治黄疸、便血。因为它在脾的正后方。以后会学到膀胱经第十一椎下外开一寸半,是脾俞。脊中我们大部分是下针。怎么找第九椎呢?这个背面,人体的背后,背后两个肩胛骨,这个脊椎骨在中间,两个三角形的底端画条线,交错过去的就是第七椎。病人是以趴到且手肘垂直上举的方式。这样子交叉到的是第七椎,要注意是背面,若看图易误解,不是正面而是背面。往下摸,突起就是第八椎,再下突起就是第九椎。第九椎是筋缩。全身上下,肝主筋,全身的筋是肝脏在管。这个穴道正在肝的后方。督脉的穴道除了治病以外,还可帮助诊断。介绍膀胱经时,会回来介绍这些。筋缩用针和灸都可以,像治癫痫狂。点此留言及查看。倪海厦天纪人纪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