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上午的浙江杭州拱墅区运河文化广场上,第十届“半山立夏节”开幕式在暖场音乐《节气锣鼓》声中拉开帷幕。《半山立夏歌》《余杭滚灯》《武林活拳》《淳安拉狮》精彩亮相。作为区域新政策颁发后新拱墅的第一次品牌活动,和往期相比尤为隆重:原汁原味的民俗歌舞让观众大饱眼福,浓厚的仪式感让此届“半山立夏节”更具吸引力。
“半山立夏习俗”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年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二十四节气”之立夏保护社区。年,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公示名单。
据了解,今年的半山立夏活动,以运河文化广场和半山公园(半山娘娘庙)两地为活动核心区域进行。
民俗庆典,感受一场古韵视觉盛宴
拱墅一直尊重和还原传统习俗,通过半山立夏节的举办,使得半山立夏习俗广为人知,并深受民众喜爱。今年,“半山立夏节”继续以突出民俗展示和民俗体验两大亮点,面向社会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参与度,打响“半山立夏节”非遗文化品牌。
5月5日上午,在半山娘娘庙和半山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广场,半山民俗庆典活动华丽呈现。“送春迎夏”是半山世代相传的习俗,当地人一起祈福巡行,保佑夏季平安。活动现场,只见由身着汉服的数十人组成的祭祀队伍,手持燃着香烛的灯笼,从十二生肖公园开始举行“送春仪式”,一路巡行,浩浩荡荡、热闹非凡,直至半山娘娘庙西侧小广场,随后举行“迎夏仪式”。
此外,还有制作乌米饭、称人、烧野米饭、绘泥猫、斗蛋、立夏尝新等体验活动,让广大市民自主挑选。
据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到了立夏这天,半山百姓就开始忙着做乌米饭,用一种当地叫“乌饭叶”的野生灌木叶子浸出的汁液煮米饭做成。煮出来的乌米饭颗粒分明、香甜软糯,食用后夏天不容易中暑,还有防蚊虫叮咬和祛风解毒的功效。
“称人”一直是“半山立夏节”必不可少的环节。只见一杆1米多长的大秤,挂着一把小藤椅,人就坐在小藤椅上称重,既安全又惬意。“称人的时候有讲究,秤锤只能向外移,不能向内移;如称得数逢九,则要加一斤,又叫‘遇九称十’。在这一天称体重会带来福气,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称人”的负责人说。
称人
而最有趣的当属半山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展示的斗蛋游戏了。将煮熟的鸡蛋作武器,两两相撞,谁的蛋壳硬、不破谁赢;输了的蛋就被小朋友吃下肚了。
记者还发现,在半山娘娘庙前,可体验“半山泥猫”绘制以及现场编制草鞋,或在银杏林对面下沉式空地参观其他非遗项目展出,过一把“半山立夏节”传统古韵的瘾。
立夏跑山,开启一个健康养生之夏
5月5日清晨,在杭州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山道上,跑山爱好者集结出发。他们以景区明园路入口公园门楼为起点向西前行,经过民俗浮雕,穿过云锦亭,踏过雨花问泉,沿山边健身步道,抵达望宸阁,全长约3.3公里。
跑山队伍约有余人组成,他们中有市民代表队、益启走益启跑、运动社群、浙大户外、区户外体育协会长跑队、区武术协会、区文化体育交流协会等,浩浩荡荡、意气风发,火一样的热情在这个立夏日里点燃,一个生机勃勃的夏天开始了!
为不断推进“健康浙江·全民健身”行动,增强群众的参与感与获得感,拱墅一直致力于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举办并参与各项体育赛事和品牌活动,自拱墅而起的“新年走大运”荣获首届国际休闲生活案例奖金奖。同时,创造性地将传统文化节庆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已连续九年举办“半山立夏节”跑山迎夏活动。通过跑山赛的形式挑战自我,既展示半山之美、拱墅的绿色环保成果,同时让更多的杭城市民体会、传播健康激情的生活理念、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培养运动生活习惯。
非遗市集,打造一次文创商品盛会
千年流淌的大运河,纵贯南北、沟通古今,承担着交通和文化的联结。5月4日至5日,在运河文化广场上,一顶顶传统油纸花伞下,一件件文创产品,一张张喜气洋溢的笑脸,为一个个非遗摊位营造节日的欢乐,增添初夏的芬芳。
非遗市集上现场
非遗市集现场
非遗市集上的手工艺品
运河文化花伞非遗市集,结合当代艺术元素及设计布置,现代和传统的融合呈现非遗特色,打造活动限定网红打卡点。72个展位,以文创/手工艺品为主;8个展位,以体验和文化展示为主;现场设置线上线下游戏互动等内容,吸引众多年轻人前来参与,不仅仅是白天,4日的晚上也热闹非凡。
非遗市集上的手工艺品
非遗市集上的手工艺品
看个够,玩个够,买个够。让非遗活起来,让人们在当下艺术氛围中感受国内当地特色及大运河带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人聚集拱墅运河旁认识非遗、体验非遗,文旅融合活动开展也能提升运河广场非遗IP的影响力,形成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
剪纸
非遗市集上现场秀手艺
手工艺品
高峰论坛,将节气文化融入大运河建设
作为第10届“半山立夏节”重要组成板块的“大运河节气文化与旅游融合”高峰论坛于5月5日至6日在拱墅区举行。论坛邀请了中国农业博物馆、浙江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文旅机构工作者及非遗研学相关教育工作者约80人。
一天半的论坛,专家们就节气与当代城市生活(包括节气与农业生产、民间艺术、饮食娱乐、民俗活动、传统时间制度等)、节气与康养(包括传统体育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健身体育时间节律、现代节气运动养生等)、节气与文旅融合(包括节气与文创设计、文旅融合路径、公共文化事业、基层社区营造等与传统节气文化当代传承发展等)、节气民俗主题的研学活动(围绕节气民俗活动的观摩与体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话题、开展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研学旅游的教育意义等方面的研讨)四个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拱墅在本次论坛中,就《非遗传承保护的拱墅实践》展开了主题论述。发言中,拱墅阐述了一直以来以立夏习俗为代表,积极推动节气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的做法,并且提出了在文旅融合深度、广度极大提升的情况下,如何让非遗为旅游赋分的新思考。这也是继年二十四节气联盟成立会议及年大运河沿岸区县合作论坛之后,就传统文化如何在现当代得以保护、传承、利用的拱墅实践的又一次全面诠释。
十年磨一剑,自年开始举办的“半山立夏节”至今正好十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繁华武林和千年运河的相逢、相知、相吸,将描绘出更加美好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蓝图。据悉,下半年运河大剧院将举办红色主题话剧首演,年杭州亚运会乒乓球测试赛则会在大运河亚运公园开赛,上塘古运河景区“梦话上塘”沉浸式演出精彩亮相,“运河·百县千碗”集合店在胜利河美食街开幕……越来越多的美好等着游客和市民来新拱墅走一走、品一品、玩一玩。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