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集绽放凤翔,读书会催火全

北京医院治皮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628/9118499.html

阳光讯(芮扬实习生刘仕玉范宝军辛克)“井冈山,敢教日月换新天。你是华夏儿女的钢铁脊梁,而今迈步从头越。你是创新奋斗的精神寄托,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你将激励我们,奏响中华复兴的时代凯歌……”

4月24日,“相聚凤师苑共赏《枫叶集》”时光捡漏第十六期读书会在凤翔师范附属中学报告厅举行。80名学生组成的朗诵方阵与来自县区各行各业的余名文学爱好者、读者齐聚一堂。与此同时,线上2万名观众进入直播间,共享一场春日里的诗词“盛宴”。读书会现场,全体观众起立,精神饱满,齐读《致井冈山》,铿锵有力的诵读声久久回荡在校园。

凤翔师范附属中学学生方阵朗诵《致井冈山》(芮晓枫)

本次读书会由宝鸡市凤翔区作家协会“时光捡漏”公众平台主办、凤翔师范附属中学协办,内容围绕本土诗人、作家芮晓枫的诗集《枫叶集》展开赏析。

该书是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主编,收录了诗人近年来创作的36首现代诗歌和首古诗词。

读书会主持人访谈作者(右一为《枫叶集》作者芮晓枫)

芮晓枫是凤翔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凤翔区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作品先后在《文化艺术报》《生活文摘》《陕西诗歌》等国内40多家报刊杂志以及《人民日报》网络版等媒体(平台)发表。散文《一个人的旅程》荣获首届中国丝路文化奖。本人获评陕西诗歌年度诗人称号。

本次读书会以“缤纷满眼觅芬芳”“万里云天万里心”“把酒东篱笑晚风”“湖光山色话乡愁”“凭栏独看暮云长”“一蓑烟雨任平生”六个篇章为框架依次展开,活动在学生方阵诵读的12首节气诗词中拉开了帷幕。《春分》《晴明》《立夏》《小满》《大暑》……纯净轻快的诵读与美轮美奂的视听设计交相辉映,现场观众很快融入了回味隽永的诗词品读氛围之中。

陈春妮朗诵《春天,我陪母亲慢慢低走》(芮晓枫)

现代诗《春天,我陪母亲慢慢地走》展现了一幅十里春风中,作者托着母亲的手臂,在春天的小径上漫游,陪母亲慢慢变老的温馨场景。触动心灵的文字经由朗诵者的真情演绎,深深感染了每一名观众。

王晓芳朗诵《晨光里,折枝柳梢带回家》(芮晓枫)

《晨光里,折枝柳梢带回家》为观众描绘了诗人漫步在清风微拂、柳枝婆娑的东湖之滨,流连忘返之际,希望能折一支柳梢,把春天带回家的美好画面。现场观众沉醉在如梦如幻的情境之中。

12名观众依次上台朗诵《诗画凤翔组诗》(芮晓枫)

在第四篇章“湖光山色话乡愁”环节,12名观众代表上台,依次朗诵古体诗《诗画凤翔组诗》,每首诗集中展现了凤翔区每个镇的发展特色,作者精准凝练、内涵丰富的诗句让现场观众喝彩不断,掌声连连,掀起了读书会的小高潮。

康怡和高友元朗诵《三岔村赋》(芮晓枫)

古体诗《忆凤师》《回凤师》集中呈现了作者对母校凤翔师范的深深眷恋,引发了现场众多凤师学子对母校的共鸣。《家乡的火罐灯笼》寄托了作者浓浓的乡愁与亲情。由凤翔区资深主持人康怡和高友元朗诵的《三岔村赋》将整场活动推向了高潮,报告厅内掌声如雷,经久不衰。

作者芮晓枫现场分享创作心得

读书会现场,主持人对作者进行了3次访谈。诗人围绕作品出版经历、创作体会、文学之路等主题,分享了自己对待文学的热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今后的创作计划,概括性地谈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真情是诗歌的生命”“坚持是最大的秘诀”3个观点,真情分享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情掌声。

李喜林现场解读诗歌艺术

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家得主,陕西省实力派作家李喜林参加了读书会,他以《辽阔深邃的诗歌镜像和诗意呈现》为题,对《枫叶集》做了精要理性的分析。他认为,诗人崇尚自然,向往美好,对天地万物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体恤和关怀,这些天性和精神气质在他的古体诗里表达得最深切。这些作品都是以故乡地理、情感地理、精神地理作为参照的,是诗人诗歌创作的外延和扩张,提升了诗歌的品质和精神向度。

王建强为观众上了一堂古诗词赏析课

凤翔师范附属中学校长王建强是一名诗词“达人”,他以现场朗诵的《暮春》《仲夏》《晚秋》《戊戌冬初雪》四首古诗词为内容,从格律、背景、意象等方面做了深度点评,专业精辟的讲解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现场观众上了一堂诗词赏析课,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全场观众起立,齐读抗主题作品《沁园春战瘟神》

本次读书会共有40名读者上台,以个人、互动、齐诵等多种形式朗诵了50首诗歌(古诗词)。来自西安的两位专业人士现场朗诵了作者的散文《窗外,那一树李花》,为全场观众展现了朗诵艺术的技巧和魅力,给本地朗读爱好者们提供了近距离观摩学习的机会。

“真的没想到,凤翔的读书会竟然办得这么‘高大上’,我在宝鸡市参加了多场读书会,你们凤翔的读书会让我大开眼界,特别是今天的诗词赏析,让我有了学习古诗词的冲动!”来自宝鸡的牛女士在活动结束后激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已经连续参加10期读书会的周少波老师是一名老中医,多年来始终坚持文学创作,86岁的高龄让他成为了现场最年长的观众。“芮晓枫与我同乡,今天能现场欣赏他的诗词作品,我很激动,也很感动。他能在繁忙的工作间隙创作出这么多的诗词,这种精神值得学习。我参加了多期读书会,每一期都有进步,有亮点,希望‘时光捡漏’读书会办得越来越好!”

“时光捡漏”第十六七期读书会部分观众合影留念

据悉,“时光捡漏”读书会是“时光捡漏”原创文学公众平台线下延伸的全民阅读公益品牌项目,自年6月创办以来,连续举办16期线下读书会,累计线下参与观众3人,线上参与29万人次。“时光捡漏”公众平台和读书会以其新颖的学习模式与广泛的阅读参与面被教育部、陕西省教育厅、宝鸡市教育局授予“全民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称号。年4月23日,《宝鸡日报》对“时光捡漏”读书会做了专题报道。

编辑:芮扬

作者/来源:阳光报阳光网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jukk.com/nzgr/10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