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春天封印在面糊中的香椿鱼,做法简单香脆

早就听说过香椿鱼,每到春天便有朋友在朋友圈中晒自家炸的香椿鱼,看着就很诱人,像极了我家先生爱做的炸小黄鱼。我猜想,香椿鱼名字的来历,也许真是因为裹了面糊的香椿芽,经油炸过,样子太像炸小黄鱼,便得了“香椿鱼”这个名字吧。把春天封印在面糊中——炸香椿鱼其实,在我们家,除了将小黄鱼换成了“香椿芽”,这两种“鱼“,从面糊调制到煎炸做法,几乎一模一样。只是主食材香椿芽更难得,而且只有春天的嫩茎叶才能吃,异常珍贵。今年春天吃过一次“香椿摊鸡蛋”,香椿芽是在网上超市买的;又吃过一次“香椿拌豆腐”,香椿芽是楼前属于我的香椿树上摘的。吃了两次香椿芽,已经很满足了。原本觉得今年肯定吃不上炸香椿鱼了,想着等到明年春天,一定先做香椿鱼,解解馋。上周六去小菜园,意外地收到了菜友胡司令夫人张老师送来的一份珍贵礼物——一小把用红缨络绑住的香椿芽。惊喜是肯定的。谷雨后,嫩香椿芽几乎没有了,这把香椿芽,相当娇嫩,婴儿脸一般。回家后第二天,用它做今春的第三道香椿美食——炸香椿鱼。早就从朋友处讨得了炸香椿鱼的方法。做法并不复杂,仿佛大致上就是裹上面糊,放到油锅中炸。炸成后的香椿鱼,外脆里嫩,香气袭人,仿佛将春天封印在了面糊中,诱惑人的味觉和嗅觉。炸香椿鱼具体做法主要食材:香椿芽15克;鸡蛋一个,面粉、淀粉适量。做法:香椿洗净,在沸水中焯2分钟,香椿芽会由嫩红色转换成翠绿色,捞出沥水备用。香椿特有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碗中打入一个鸡蛋,放入适量面粉,淀粉,盐,十三香,用水搅拌均匀。将焯过水的香椿芽放入调好的面糊中。热锅凉油,油至6成热。放入蘸满面糊的香椿芽。小火炸至两面金黄,出锅即可。炸枸杞头一样美味由于香椿芽太少了,面糊还有剩余,我想到自家阳台上种的枸杞,于是去收了一部分还比软嫩的茎叶,也就是俗称的枸杞头。洗净,沥水,放到面糊中,让枸杞头沾满面糊,与炸香椿芽同样的方法炸至两面金黄。出锅的炸枸杞头味道与香椿鱼一样外焦里嫩,美味异常。吃起来有点分不清楚哪个是炸香椿鱼,哪个是炸枸杞头。大帅哥的新发明“炸豆腐”炸香椿鱼的过程中,大帅哥一直在厨房帮忙。看到锅里还有那么多的油,他提议做个炸豆腐。豆腐切成大块,放到油锅中炸到外皮焦黄。吃起来口感相当不错,豆腐外皮香脆,内里软糯。清口吃或蘸一点辣椒酱,相当美味。疫情中不能外出就餐,我们就在家中发明了了很多“创意美食”。炸枸杞头和炸豆腐,几乎都是随心所欲创作出来的新吃法。疫情下,北京人的生活虽然逐渐恢复正常,先生开始正常上班了,但学生们还未开学。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海外输入风险依然严峻,我们所在的海淀区还好,涉外较多的朝阳区,又有了新的感染病倒。所以保险起见,我们还是选择在家中烹饪所有食物。不点外卖,也不外出就餐。疫情从春节前开始已延续三个多月,我们家从当初发愁一日三餐做什么,到现在不断的有各种创意美食出现,只要适合家人口味,都去尝试一下。一家人不断创作新美食,也是其乐无穷。原来从不下厨房的大帅哥,现在参与到厨房的创意当中。他制作的面包,不论卖相还是味道,都相当可以了。不要跑题,还是说香椿鱼吧。主要食材香椿,是长在树上的,是香椿树早春枝头上的嫩茎叶。香椿不仅味美,还有“清热解毒,健脾益气”的功效,是药食两种植物。我国古代早有吃香椿芽的习俗,宋代大词人苏轼,是个“香椿粉”,曾盛赞:”椿木实而叶香可啖”,用现在时髦的话说,苏东坡可是个名符其实的“吃货”。什么东坡肘子,东坡肉,都是在艰苦生活中创意出的美食。疫情下的我们,发明个“炸枸杞头“,炸豆腐,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清代人更是有吃“香椿芽”的习俗,谓之“吃春”。“雨前椿芽嫩无丝”,立夏后香椿芽就不能吃了今天我们做的炸香椿鱼,估计是今年最后一次享受香椿的美味了,下次吃,要等到明年春天。因为下一步,香椿就会变老,不能吃了。在民间有“雨前椿芽嫩无丝”之说,也就是说,谷雨之前的香椿芽最为娇嫩美味,再往后进入立夏节气,就变老不能吃了。所以赶在春天的尾巴,将香椿芽做成炸“香椿鱼”,就相当于把春天封印在了面糊中,而我们也用舌尖上的味蕾,记住了春天的味道。作者郑华芝“芝兰小筑”讲述田园,美食,以及回归自然的故事。在这里,我将与大家分享,我在“都市小菜园”种植有机蔬菜,和用自家种植的有机蔬菜烹饪美食的故事。这里有一群热爱种菜的都市农夫、都市农妇的有趣故事,以及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都市农人的种菜、做菜独门手艺,还有来自这些菜友的各种家传私家美食食谱。既然你已经走进“芝兰小筑”,就随手点一下最上方右角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jukk.com/nzgr/119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