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患有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在多种情况下重复入院。近期,在线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的一项研究,评估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对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入院的影响。研究表明,TAVR后患者的成本较低,心衰入院率较低,但全因、非心血管和出血原因入院率较高。医心特将研究原文和专家评论编译如下。
·研究简介·
使用来自胸外科医师协会(STS)/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的经导管瓣膜治疗(TVT)注册研究与美国医保索赔相关数据,研究者考察了全因、心血管和非心血管原因入院率和住院天数,以及TAVR前后一年的住院费用。利用多变量建模确定TAVR后与TAVR前住院费用的比率。
名来自美国家医保定点中心的TAVR患者,中位年龄为84岁,中位胸外科医师协会死亡风险预测评分为7.0,61.1%的患者通过经股动脉入路接受TAVR治疗。与TAVR前相比,TAVR后心衰入院率和住院天数减少(比率分别为0.87和0.95;所有人均p0.01)。然而,全因、非心血管和出血入院率和住院天数增加(所有人均p0.01)。在左心室射血分数30%的患者中,TAVR后入院率减少最多。在所有TAVR患者和1年幸存者中,TAVR后平均成本降低(比率分别为:0.95,p0.01;0.90,p0.01)。
以上结果显示,TAVR后患者的成本较低,心衰入院率较低,但全因、非心血管和出血原因入院率较高。在不同患者亚组中,入院率减少情况各有不同。因此,对于TAVR后比TAVR前使用更多资源的患者,费用承担者和医疗提供者可考虑改进治疗流程策略以减少资源使用。
·专家观点·
该研究结果显示,接受TAVR治疗后一年内心衰入院率和住院总天数与TAVR前一年相比有所减少,导致医疗保险费用显著下降。然而,术后因感染和出血等非心脏性原因入院率提高。
研究第一作者、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的SreekanthVemulapalli博士表示,不同于此领域未解释TAVR治疗后住院减少原因的其他研究,他们的研究深入考察住院的个人原因并参考他们接受TAVR治疗前的健康情况。同时,他们的研究数据与PARTNERB试验不一致,后者发现与药物治疗相比,TAVR与全因住院相关,但非心血管住院无显著差异。
尽管TAVR术后住院的最常见原因是心衰,但其占所有入院的比率从术前一年的15.9%降至术后一年的14.2%。当主动脉瓣疾病被列为心衰住院的原因时,心衰住院率和住院总天数进一步减少。尽管卒中、出血和非心血管原因住院增加,但TAVR后的平均住院医保费用比TAVR前显著减少。Vemulapalli博士指出,根据研究结果,心衰是TAVR前后医保费用的主要支出原因。
医院的BernardIung博士在随刊社论中表示,TAVR后住院频率持续较高,显示主动脉瓣狭窄的缓解并不能阻止许多患者发生心衰。他认为这一发现支持即使在高风险患者中,在发生广泛的心脏损伤之前,应重新审视是否进行早期TAVR。对此,Vemulapalli博士说他并不完全同意,因为心衰发生通常源于多种因素。即使用TAVR修复这些患者的主动脉瓣狭窄,他们仍然会出现其他导致心衰发生的情况。
参考文献:1.SreekanthVemulapalli,DavidDai,etal.HospitalResourceUtilizationBeforeandAfterTranscatheterAorticValveReplacement:TheSTS/ACCTVTRegistry.JACC.DOI:10./j.jacc..12.
2.L.A.McKeown.HFAdmissionsDecline,Non-CVHospitalizationsRiseAfterTAVR.TCT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