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浓的香水味,再美的脸庞,如果一说话就喷出各种异味,也会让人大为尴尬。之前后台也收到不少灸友忧心忡忡的留言,询问口气重该怎么治疗。
不管你有没有察觉到,事实是:每4个人中,就有1个口臭。这其实已经是个很普遍的现象了。
一、重口气的几种原因,你是哪种
口臭的源头基本就这几个:饮食、口腔或鼻咽部问题、消化系统也就是脾胃问题。
1、饮食问题,抽烟还吃的肥腻,爱吃葱蒜韭菜等重口物食物
2、龋齿、牙周疾病或口腔内的粘膜疾病等,鼻咽部问题如化脓性扁桃体炎、萎缩性鼻炎等等,
3、成人口臭多和脾胃失调有关,其中又以胃火重,脾湿热为主,
口为肺胃之门户,脾气通于口,正常情况下,胃气下行,脾气左升,所以浊气向下,清阳之气上升,这是正常的脾胃运化规律。
若脾胃失调,浊气就会上升,停滞在胸口就会胸闷,串到口中就是口气了。
若中老年人有口臭问题,且伴有长期的胃胀、胃痛、不明原因消瘦、长期的口腔黏膜溃疡、进行性增大的结节等症状,不排除肿瘤的可能,医院检查。
积食导致的口臭问题,在儿童身上较为多见,如果脾胃功能下降,蠕动减慢,导致积食,食物的气味上返,就引起口臭。
除此之外,口臭还有肝热的原因,这类人一般有舌红苔黄、口中容易泛酸泛苦、嗳气、胃脘部饱胀等症状。
二、口中七味,暗藏脏腑健康密码
味觉异常,是提示疾病的一种信息,而且口中酸甜苦辣咸皆代表脏腑不同的状态。
△口苦:临床观察口苦多见于肝胆热证,口感苦者常兼有头痛、眩晕,苔薄黄、脉象弦数等症候。
△口淡:指口中味觉减退,自觉口内淡而无味,常伴有不思饮食,严重的口淡患者,对甜、酸、苦、咸诸味均不敏感。多见于久病脾胃虚寒患者.
△口甜:口甜,多为脾胃功能失常所致。临床上,分为脾胃热蒸口甜和脾胃气虚口甜。前者多因过食辛辣厚味之品,滋生内热或外感邪热蕴积于脾胃所致。表现为多食易饥,或唇舌生疮、大便干结。后者多由年老或久病伤及脾胃,导致气阴两伤,虚热内生,脾受津灼所致。表现为不思饮食、脘腹作胀。
△口涩:肝胆郁热伤阴或脾土衰败的患者,常有口舌干涩或枯涩无味的感觉。各种癌症后期也多有味觉苦涩。
△口酸:中医认为“肝热则口酸”、“脾胃气弱,木乘土位而口酸”,所以口酸为肝胆之热乘脾所致。口感酸者常伴有胸闷胁痛、恶心、食后腹胀、舌苔薄黄、脉弦等症状。治宜泻肝和胃。
△口咸:口咸以脾虚湿盛,肾虚火旺为多。因中医认为“咸为肾味”,如伴有腰膝酸软、头昏耳鸣、五心烦热、盗汗遗精、苔少、脉细数等症状,属“肾阴虚口咸”。
△口辣:口辣是咸味、热觉和痛觉的综合。中医辨证以肾阴不足、肝火偏旺为多,其次为肺虚痰热
三、口气重到底该如何解
上文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的重口气都是脾胃失调导致的。除了平时饮食习惯不好,脾胃为啥动不动就会失调呢?
其实肝气不舒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肝气太过会损伤脾胃,因为肝木克脾土。此时气机瘀滞,还容易出现水湿淤积的情况,因为土克水,如果土气壅滞,则水湿泛滥,这样,脾气就无法升清,脾气不升,则导致胃气、浊气不降。
胃气上逆的口气重,一般多责之于胃火。多数的胃火是虚火,如果一味清火,寒凉之药伤到脾胃,中土颓败,则很容易反复发作的。此时,除了调理脾胃,还需要配合疏肝理气。
几个通治口气的穴位:
1、大陵穴:大陵穴为心包经输土穴,为该经的子穴。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因此大陵能清泻心火;
大陵穴本性属土,还泻脾胃之热。临床上常与人中穴配合。“口臭之疾最可憎,劳心只为苦多情,大陵穴内人中泻,心得清凉气自平”。
2、内庭穴:乃胃经穴位,具有清胃热,化积滞作用。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有泉水已成小流的意思。
3、太冲穴艾灸此穴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艾灸这个穴位
4、最好可以灸下承山、丰隆穴健脾祛湿。尤其是天枢、足三里等胃经穴位更不可忽略
除了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善外,积食不化导致的口臭,可以用一些山楂、香蕉、大麦茶等消食导滞之物。最后再说一句。忌口,不然就无法谈根治。
与痔疮斗争的日子——从痛不欲生到多年未犯一、她痔疮多年没犯,经验值得借鉴
这是一位有10几年痔疮历史的人民教师总结的经验,由于一直坚持这些习惯,最近几年都没有犯过。经我们检验,很值得痔疮朋友借鉴:
我内痔外痔都很严重,很多年。几年前出现上厕所的时候满厕鲜红的情况,大量出血。他们都说挺正常的,我也是汗。外痔肿得如同圣女果,根本不敢碰一下,蹲下起立都困难。那时候我才知道我的痔疮有多严重。
从那天起,我便到处查资料,询问医生朋友,开始坚持这些:
1、每次排便后,都用温水清洗。
这一点在日本做得非常好,让小孩子从小养成便后洗屁屁的习惯,受益无穷!便后就算用纸巾擦次肛门,绝对还是有臭味,但是用水冲洗一下就没有了。肛门里的细菌遇水便会稀释从而减少病变的可能性。
2、痔疮严重时每晚睡前坐浴一次,并坚持艾灸长强和痔点。
3、不久坐;
4、忌辛辣、海鲜、酒;多吃海带、柚子、西红柿等,因为这些食物里面含有能预防血管脆化的成分。
5、痔疮养护最重要的是休息,夜里12点是肝脏最重要的时期,所以睡觉不要超过12点。
二、十人九痔,痔疮最爱什么人
(中世纪烙肛门:先用快刀割掉,再用烧红的铁条烙患处.,想想都血腥)
俗话说“十人九痔”,这里有一个统计,肛肠疾病的发病率大约60%,而在所有的肛肠疾病中,痔疮的发病率几近90%,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9%。
中医临床总结了痔疮高发患者的一些特性:
1、饮食肥腻辛辣:易生湿积热,湿热下注肛门,使肛门充血灼痛,内结伤阴,引发痔疮。
2、劳累过度:久坐则血脉不行,久行则气血纵横。瘀血流注肛门而生痔疾。
3、便秘:久忍大便,大肠积热,引发痔疮。
4、久居湿地,也可使湿热蕴阻肛门,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诱发痔疮。
总之,脏腑虚弱,正气不足是根,火热伤津、热毒内蕴是诱因。
三、痔疮如何艾灸
穴位:
长强穴、命门、神阙(肚脐)、痔点,都是治疗痔疮的首选
长强穴:
命门穴:
如何找痔点?
痔点一般会在背部显现,多出现在命门和八髎穴这块。似丘疹样稍突起皮表,针冒大小,略带色素,多见为灰白、暗红、棕褐、浅红色不等,压之不退色,有的点上还长有一根毛。不过必须与痔、毛囊炎、色素斑区别。
越靠近脊柱越靠下,效果越好
(痔点就类似上图中的皮肤,只不过位置处在命门和八髎穴这区间)
外痔加灸:足三里、曲池、中脘、关元、大肠俞、百会,持续施灸,适合于未出现肛门疼痛或炎症的情况。外痔出血时,灸百会或孔最,可立即止血。
大肠腧:
百会:
内痔的治疗方法:内痔大量出血,可灸百会5壮,持续施灸2天,多能止血。长时间持续施灸,既能止血,又能缓解肛门疼痛。
灸法:最省事的方法就是随身灸放在长强这些穴位。也可以买一个中间带眼的小凳子。洗净肛门,对准凳眼,把小凳子里面放好艾条,自己体会有熏灼感。点火的艾条朝上。一定要不断地调整它的高度和热度。
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左右(注:艾灸治疗外痔是最好的。如果痔疮是急性期,水肿严重、粘膜较薄最好忌灸,因为易导致粘膜破损、出血)另外,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辨证施治:
四、艾灸调理痔疮也是极好的
灸能够治疗痔疮,主要是由于艾灸具有强大的活血化瘀功能。各种痔疮的共同病因就是肛门静脉血液循环不好,通过艾灸改善肛门四周的血液循环,膨大的静脉血管自然就收缩了。
对于湿热内蕴,有些人可能会疑惑,艾灸会不会越灸越热。艾灸可补可泄,能调阴阳,而且湿热主要的病结在湿,艾灸祛湿效果很强大。本病主要原因还是正气不足,通过艾灸补阳气,能改善身体总体体质。
艾灸还有镇痛,消炎,止血的作用,往往对坠胀,出血,发炎有缓解。但速效治愈为少数。因此艾灸要长期的使用,合理运动,调理好心情。
五、艾灸配合刮痧,效果杠杠的
从指尖向手掌刮,以出泡和出痧为准,等痧和水泡消了后再刮。
刮痧要用光滑而不割手的器械刮,如玉质的刮痧板,陶瓷的汤勺,刮痧速度宜慢力度要均匀而不伤手为好。
从中医经络学角度讲,食指属于大肠经,而食指向上刮属于补法,而出痧和出水泡又属于泻法,因此这个方法是补中带泻。此法能激发大肠的正气,推动大肠及其经络的气血的运行,泻除大肠的积热,故能通便治痔疮。
六、为何会十女九痔
痔疮的发病率,女性为何会更高呢?这是因为妇女在生活过程中爱久坐,不断造成骨盆器官充血和淤血,影响肛门的血液循环,排便不畅。这些都是诱发痔疮的因素。
经期和孕期能使肛门负担加重,容易便秘;在妊娠后期,因胎儿增大压迫直肠,使直肠肛门血回流发生障碍,可使原有的痔疮进一步加重。
到了更年期,全身肌肉变得松弛无力,与肛门功能有关的组织同样变得无力,
也是诱发痔疮的因素。
七、痔疮手术一定要慎重
一般来说,做手术的都是痔疮得了很长时间到难以收拾的地步的,医院除外哈,因为有暴力。
手术虽然短平快但会割掉部分甚至全部肛垫,会造成肛门狭窄等很后遗症。肛垫如同保温杯盖子和杯口结合部位那个橡胶圈,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漏。
手术的话造成痔疮的体质还是没有改变,依然有机会复发,白挨刀子谁都不想遭遇啊。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浏览更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