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春意藏夏日长

一春风雨欠追寻,却从立夏晴多日。5月6日2时19分,齐鲁大地迎来立夏节气。立夏,标志着夏天降临。古人认为,“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古汉语中,“夏”有大的意思,春日播种的植物此时已直立长大;而这里的“假”,有非真实、非本质之意,可以用热胀冷缩原理来解读夏天万物膨胀之“假”。相对小而言,大而假的夏天,恰恰可以“宽假万物使生长”,动植物们有一个蓬勃的生长期,可以无忧无虑,长得壮硕肥美或郁郁葱葱。古人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东汉时的山东老乡郑玄解释说,“蝼蝈”为蛙类,非蝼蛄。立夏鸣的据说是一种色褐黑的蛙。随着青蛙鸣叫声声,夏天的味道浓了;二候蚯蚓出。此时地下温度持续升高,蚯蚓由地下爬到地面呼吸空气;三候王瓜生。王瓜这时已经开始长大成熟了,人们可以采摘。古时人们认为“风起动万物”,对每个季节的风有着细致观察。立夏后,天空开始刮“清明风”,即东南风、清和风。白居易诗云:“清和四月(指农历)初,树木正华滋。风清新叶影,鸟恋残花枝。”东南风也称“薰风”,天再热,就刮南风,古人称南风为“凯风”。立夏的标志性意象——“麦天晨气润,槐夏午荫清”。早晨空气特别清和,阳气充足,利于麦熟。农谚云“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落雨,谷米如雨”“立夏日鸣雷,早稻害虫多”。此后雨量增多,暑热将临,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与“麦天”同时成入夏关键词的是“槐夏”。“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山东老乡季羡林先生如此感叹初夏的馈赠。在山东,“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人们认为,圆圆的鸡蛋象征生活圆满,这天吃鸡蛋能祈祷夏日平安。除此之外,秤人、斗蛋、吃立夏饭等风俗,在齐鲁乡间也保持着生命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jukk.com/nzjc/10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