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时26分
我们迎来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夏
很多人认识立夏是从与春天的告别开始的不知下了几场雨,看了几次落花还没来得及将姹紫嫣红珍藏于心成片的绿荫已袭入眼帘一场新雨后石榴树上绽开火红的花朵碧桃枝丫生出青涩的果子溪水潺潺奏响五月的序曲麦浪翻滚绘成青绿的油画初夏的意义是风暖昼长,万物并秀也是拔擢成长,欣欣向荣此时节内气温明显升高,雷雨增多正是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落花结籽的时节故农谚有“春争日、夏争时”之说只有此刻不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才能在酷暑来临时收获饱满的果实,成就自在的阴凉立夏习俗
迎夏
在古代,立夏这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
尝新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腌鲜、卤虾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笋、蚕豆、豌豆、黄瓜等。
斗蛋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后再套上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破者认输。
秤人 古时立夏日有“秤人”之俗,到立秋再秤,看经过苦夏,瘦了多少。酷暑之下,大汗淋漓,正是最好的减肥季节。 有意思的是,当时“悬以大秤”,民间形容是,“风开绣阁扬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为挂量才上官秤,评量燕瘦与环肥”。闺秀都走出了深闺,悬秤看来像是秋千,燕是赵飞燕,环是杨贵妃。诗词赏析如果没有夏的成长,就不会有秋收冬藏!因此,古时候的诗人对于立夏充满了热爱,写下了无数溢美之词。夏日第一天,从欣赏夏天的诗开始吧!《初夏即事》宋·王安石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石桥和茅草屋绕在曲岸旁,流水溅溅流入西边的池塘。暖风拂面,流水潺潺,绿荫渐浓,初夏的景象在这首小诗中表露无遗。百花谢去令人苦恼,但诗人却认为绿荫比百花更好看,只要心态好,哪个时节没有好风景呢?《阮郎归·初夏》宋·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夏日的清风拂过,携着春日的最后一丝慵懒,给大地披上了新的绿装。夏虫初鸣忙栽秧,槐花新绽柳成荫,一场阳光与热闹交织的盛夏就在眼前。一阵微雨轻轻飘过,荷塘之中的荷花渐渐绽放,如此便是夏天的气息。《幽居初夏》宋·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诗人安家乡间,正是初夏时节,乡间风光好不悠闲。池塘水满时就看着白鹭们嬉戏,那幽深的青草处,青蛙不停鸣叫,到处都是生机勃勃。醒来再喝一杯茶,这生活,夫复何求呀!《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正值初夏,柳花戏舞,诗人午睡初起,没精打采。当看到追捉柳絮的儿童时,童心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这样的日子,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啊。《纳凉》宋·秦观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月明之夜,船家儿女吹着短笛,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自在幽香不时散溢,沁人心脾。躺在胡床之上,不只感宫上得到满足,连心境也分外舒适,虽是诗词,但却如同画作一般让人难忘。来源:综合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诗词天地等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侵权,请权利方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