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内容较多,不想看字的直接拉到文末看视频哦!)
人们常说“酸甜苦辣”,
但实际上很多人不知道,
辣味和酸、咸、苦、甜这些味道不同,
它是一种痛觉和刺激,
而不是一种味觉。
举例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吃完辣椒之后,便便的时候觉得肛门也辣辣的!当然肛门上绝不可能有味蕾,这充分说明了辣味是刺激和痛觉而非味道的本质。
如果刺激的食物吃的足够多了,
你可能会进入一个新的领域——痔疮。
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
这种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
痔疮真是个让人抓狂的毛病!坐也坐不下,睡也睡不好,还偏偏不好意思跟别人说。虽然痔疮是较常见的肛肠疾病,但是关于痔疮的形成,目前尚没有公论,多数专家认为痔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因素一
饮食原因
日常生活中,饮食规律或饮食品种难免发生变化,这是很自然的。如食品质量的精粗,蔬菜种类的变化与量的增减,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等含量的多少,水分摄人情形,都能直接影响粪便成分,导致肛门盲肠疾病。消化道粘膜,造成血管扩张,结肠功能紊乱,肛肠疾病的致病率明显上升。
因素二
不好的习惯
上厕时下蹲位看书看报,造成下蹲和大便时间延长,容易造成肛门盲肠内瘀血而引发疾病。上厕时吸烟能缓冲大脑的大便反射,极容易造成大便秘结。大便时用力过猛,盲目不停地猛力努挣,只能使盲肠肛门和盆底肌肉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局部瘀血,致使疾病发生和蔓延。
因素三
慢性疾病
如长期营养不好的,体质虚弱,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长期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由咳喘造成腹压上升,盆腔瘀血。慢性肝炎、肝硬变、腹泻、结肠炎等均是肛肠疾病发生的诱因。故在防治中应注重病人的全身状态,采用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
痔疮还与起居不定时、湿热、久忍大便、久泄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吃油腻的肉类易引起便秘,长期便秘也是导致肛肠病的重要原因。
谈癌色变!
痔疮究竟会不会癌变?
得了痔疮后,不要认为这是多发、常见病,就不去看医生,痔疮的症状之一是便血,而息肉病、结肠炎、结肠癌、直肠溃疡、大肠肿瘤等疾病,也同样会出现大便带血症状,普通人对此很难辨别,如果麻痹大意地自诊为痔疮,就很可能酿成大患。临床证实,医院就诊的患者中,有1%~3%最终被诊断为直肠癌。
作为痔疮本身不会癌变,痔疮是一个血管团,所谓的癌,是上皮、直肠、粘膜发生了恶变,而痔疮是静脉血管,是不会癌变的。与此同时,人们也应该认识到,虽然痔疮不会癌变,但是它会掩盖很多其他疾病的表现,要想彻底排除,就一定得先有诊断再进行治疗,医院医院进行确诊。
痔疮发病是有过程的,分为早、中、晚期,到后期肛门会脱出来,而且可以脱得很厉害。大便从肛门出来是要靠括约肌进行肛门收缩的,只有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大便才能正常排出,如果括约功能受到障碍,就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直肠癌
90%以上病例在初期被误诊为痔疮
近年来,在临床中发现了不少直肠癌在痔疮的“掩护”下不断“生长壮大”、直至发生明显梗阻症状才确诊的病例。这跟很多患者“不把痔疮当病”有关。
不少以为自己患的是痔疮的患者,早期都喜欢从药店购买一些外用药膏自治。直到症状加重才就医,医院一做直肠指检,已是直肠癌晚期。90%以上的直肠癌病例在初期被误诊为痔疮。
患者也可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自检
首先是自我观察和感觉。专家说,痔疮患者的大便有血,是因排便时擦伤患处,血液多数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落下来,因此血液不会与粪便混合,而且不会有黏液存在。
而直肠癌患者的大便则常混有血液、黏液和浓液。此外,直肠癌患者的大便习惯会明显改变,大便的次数会增多,而且还会伴有里急后重的感觉。也就是说,可能会有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但蹲下后没有便感或者排得很少。此外,腹泻的患者如果用药后腹泻仍不能减轻,也应该特别留意。
其次是直肠指检。用手指伸入肛门内检查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大部分的痔疮和直肠癌都是发生于手指可以触及的部位。
如果用手指由肛门伸入触之,感到内部有一些凸起的小粒则为痔疮;如果感到肠内有菜花硬块或边缘隆起中央凹陷的溃疡,并发现肠腔狭窄得仅能容纳一个手指,而且检查后,指套上沾有血液、浓液和黏液者,则极有可能患上了直肠癌,医院就诊,以免错失治疗机会。
痔疮虽说不是件大事,但是却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大大的不便。治疗痔疮的方法也有很多,除了西医的手术治疗以外,中医枯痔疗法也广泛使用在如今的临床上。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