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立夏不一般,老话“立夏行冬令,寡妇也发愁”,是什么意思呢?今年夏天热不热?
今年立夏时间为5月6号2:18:36,农历三月十七,立夏时间比较早,可以说今年是早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的第7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1个节气,是太阳运行到环境45度处,斗指东南位,于每年5月5~7号时令交节的时刻。
立夏时节,万物茂繁。立开始的意思,立夏看夏,立夏到来意味着气温迅速回升,雷雨天增多,植物进入旺长时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为:“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假”即“大”也,意思是春天的植物到这时已经长大了。
立夏表明春天结束了,夏天来了,所以立夏日又叫春尽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四季的特征,也是万物的生长规律。
《逸周书·时讯解》有:“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古人把立夏节气分为三候,一候为5天: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意思是立夏到来首先可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也有的说是青蛙的声音。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立夏时节我国大江南北的气温维持在18~25度之间,正是春耕春种的黄金季节。“春争日,夏争时”,所以立夏之后一定要抢着时间种植农作物,否则“误一时误一季”。
立夏到来也是早稻的插秧季节,“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及时的追肥和防治病虫害。“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要集中全力采制。
老话“立夏行冬令,寡妇也发愁”,是什么意思呢?
古人的老话、谚语、俗语是有一定道理的,尽管、时间、地点、人物、气候都发生了变化,可是还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毕竟是老祖宗经过几千年总结出来的。
“立夏行冬令”
冬令指的是冬季的时令气候特征,就是冬天的寒冷特征现象。
立夏的天气像冬天一样的寒冷,而且还有雪花飘飘,那将意味着立夏天气非常的寒冷,春寒还没有退却。
“立夏不热,五谷不结”,说明立夏这一天不热,气温不暖和,预示着农作物不丰收。立夏到来就是雨水增多温度,气温不断上升,南方已进入了夏天,西北和东北地区或许刚刚进入春季。
“寡妇也发愁”
寡妇在过去指的是死去了丈夫的女人。“寡妇门前是非多”,由于没有了丈夫,也就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因为古代男丁才是家中的顶梁柱,才是外出种地赚钱的人。
如果遇到了自然灾害之年,粮食大幅度的减产,这就会使得寡妇因为吃穿而发愁。毕竟在过去或者古代的社会。那个时候几乎没有余粮,生活非常的贫穷,经常因为天灾人祸发愁。
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说,立夏这一天比较的冷,春寒还没有退去,阴雨连绵天气,甚至还下雪,那将预示着今年不是丰收之年,五谷结的都非常的少。
立夏将至,今年夏天热不热?
今年立夏比较早,农历3月17,阳历5月6号凌晨2:18:36到来,可以说是早立夏。
立夏早了对农作物生长是有利的,因为延长了农作物生长的周期,气温提前回升。
可是立夏节气到来之后,天气依然比较的冷,这对于农作物生长是不利的。尤其目前的气候特征立下,却迎来了强冷的空气,在我国又形成了大面积的雨雪天气。
根据专家预测:今年夏天是非常炎热的,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炎热的一个夏天。
解释的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三年的拉尼娜现象结束了,即将发生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发生在冬天,厄尔尼诺现象这发生在夏天,在我国主要是特征是干旱、高温、少雨。所以今年要做好抗旱的准备,尤其是农作物,这蓄水源区提前做好储水。
就目前的海洋气温来看,中东太平洋的水温在上升,北冰洋的水温也在上升,冰雪融化较快,这就引起了厄尔尼诺现象。
今年预计温室效应明显,全球升温在0.5度左右,到了明年有可能打破全球升温1.5度的现象,这就是全球尾气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
综上所述,专家预测今年夏天很热,有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炎热的一个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