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竞猜来看一看全国各地的冬至都吃啥

春去秋来,立夏冬至

周而复始,年年有余

一年四季,24个节气,轮流交替地陪着我们过了一年又一年。

我们之所以会把节气印记在我们生活上,是因为每一个节气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习俗活动和饮食风俗。

“冬至大如年”,作为我国非常重要的节气和节日,许多地方都有过冬至节的习俗,虽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却是“数九寒天”的开始,要更加重视休息保暖、饮食进补。

那么,全国不同地域的朋友,冬至都吃什么不一样的传统食物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走进——全国各地的!

1、饺子派

虽说北方人每逢节日必吃饺子,但流传最广的莫过于一句“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北方,饺子在冬至美食中占据了绝对霸主地位。

饺子又叫“娇耳”,传说中百姓因为天寒挨饿受冻,耳朵都被冻烂了,名医张仲景用羊肉做了饺子和汤分食,百姓吃下后驱寒发热治好了耳朵,遂成习俗。

从造型上看,全国各地饺子的造型都大同小异,像一个小耳朵,但馅料却是五花八门,蒸、煮、煎、烤,几乎所有平时常见的食材都可以被做成饺子;

想象在寒冷的冬至,来一份热气腾腾刚出锅的饺子,蘸点香醋,轻轻咬破,汁水四溢,吃完再来一口原汤,浑身都舒坦了。

2、汤圆派

南方人冬至则要吃一碗汤圆,寄予圆满、团圆的美好心愿。

汤圆的品类也很多,有甜有咸,甜的豆沙馅、花生馅、芝麻馅、实心的甜酒酿等,一口下去,甜到心尖,甜近你的整个冬天;

肉馅汤圆的支持者也不少,鲜肉的、腊肉的、海鲜的,搭配虾皮、紫菜、葱花……热汤一浇,碗碗都是汤鲜味美,肉汤圆的美味,只有吃过才知道个中乾坤。

3、羊肉汤派

北方的羊肉是节日必备的美食,在南方则往往象征着冬天。

每逢冬至,以四川为代表的西南地区迎来难熬的湿冷,屋里屋外都让人瑟瑟发抖。

按照旧俗,四川人的冬至可以不吃饺子,但不能不喝羊肉汤,据说仅成都地区,冬至前后一周,便能吃下上百万头羊。

羊肉味甘、性温,有温体驱寒、增强体质的作用,但由于羊肉有膻味,所以吃法也是五花八门。

作为季节限定美食,大家抓紧时间呼朋唤友结伙开煲,围着炭炉,锅里咕嘟着,鲜汤奶白浓稠,羊肉软嫩可口,随着咕嘟嘟上升的热气,冬日的快乐莫过于此了。

4、啥都吃点派

每到冬至前后,湖南人,开始忙着制作腊鱼腊肉了,鸡鸭鱼用盐腌四五天,悬挂在通风处,把肉阴干,称为冬至肉。

有俗话说“吃过冬至肉,身体赛牛犊”,这样处理过的肉,带着一股淡淡的香味,可以贮留到隔年夏天都不会腐败,肉质变得紧致,吃起来香味浓郁,越嚼越香。

杭州人冬至喜吃年糕,讨个“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好彩头。淘米、轧粉、出蒸、敲打、抹平,当雪白的软糯蒸上灶头,糯香早已飘出千里。

对冬至来说,“冬团”也是冬至的应节佳选。

“冬团”以糯米粉包成团,饱含对生活“团圆美满”的良好祝愿。紫红色“冬团”由苏木煮水染成,既象征大红大紫、鸿运当头,看起来也喜庆十足。

松糕,是浙江温州市汉族传统名点,松软香甜,美味可口,主要以粳米和糯米粉做成,里面会放人花生米碎与糖粉等。大年二十五炊松糕,象征着祈求来年高升。

“冬至一碗酒,来年甜日头”。

在南方一些地区有喝冬酿酒的习俗,冬酿酒是糯米或者黄米,加入桂花酿造。冬至喝米酒有祛除身体寒气的效果,还有温中益气、补气养颜、滋补身体的作用。

冬至喝米酒,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盘点了这么多,有你的家乡冬至限定美食吗?来投票讨论一下!

在中国美食版图上,这些只是冰山一角,但饮食背后,不乏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提起冬至让人难忘的,恐怕还是小时候一家团聚、和乐的情景,已近年终岁尾,希望一切平安圆满。

为了给大家送上一份冬至的专属温暖,评论区留言点赞量最高的前15位粉丝朋友,将获得由鱼泡网寄出的暖心好礼——的实用组合,为您的寒冬增添一份温暖。

小贴士12月24日,我们将会在评论区开奖,参与了本次活动的朋友,记得24号来评论区围观,中奖者记得扫码添加小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jukk.com/nzys/11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