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天地阴阳能量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升与降,天道能量的输布已经从大寒之正日起进入到五运中的第一运,也就是仁德木炁的初期阶段。地炁的四时五气发动,从立春开始木旺72天,然后进入季末18天的阳土能量期。
关于春季养生,中国古代有很多论述,其中最重要的是《黄帝内经》中的相关论述,指出了春季顺时应节修身养生的规范,研究参考的价值很高。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季的三个月,年度周期律中的这一段时间与空间期,是万物生命力得到极大激发的阶段,万物只要保存着“命根”活力的存在,就会重新获得天德能量而再次生发。这就是“发陈”的自然现象。生命重新萌发活力的时令全在于春时三个月内。天德能量上升,地阳之炁生升,天刑能量退缩,地阴能量收敛。天与地的生气重新开始勃发畜养万物的生机。真正显示出“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的必然过程。正如《尔雅》所言:“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万物再次重新茂盛以及兴盛,欣欣向荣,显露出生机勃勃。此时,人们应该顺应天时能量特征而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非疲劳式漫步于庭院之间,将筋骨皮活动舒展开来。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同时,还要维护和保持万物的生机。不要滥行杀伐,否则恶因直入肝臟形成本因。木炁仁德的特点是慈爱孝悌,做人行事要正与善,多施予,少敛夺,多奖励,少惩罚,这是适应春季的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便会损伤肝臟,使提供给夏长之气的条件不足,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黄帝内经》所描述的这些养生之道,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一些古村落或者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这些认知,那就是“生而勿杀”,整个春季里禁猎,不允许捕杀任何野生动物。春天是动植物新一轮的繁殖期,这个时候倘若杀生,便是一杀杀一家、杀一窝、杀一群。这时候养生的首要一条,就是爱惜生命和物命,不生杀心。如果在春天违背了这一要求,后果会极其严重,“逆之则伤肝”。在现代社会,春天是肝病的高发期,传染性的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等等,在春天很容易发作与流行,这都与人的滥捕乱伐、乱杀妄杀密切相关。人们为了满足口欲而杀伐物命,破坏的是生态平衡,干扰的是春时万物繁衍生殖的炁运。不明天地运炁(气)的总趋势,不论是杀伐还是食用,直接反馈的后果就是严重损伤自己的肝臟,使自己罹患肝病,致使“夏为寒变”。在养生方法上,在春季应当高度重视音韵养生的应用。在《要略·养生》中曾经讲过,音是一种重要的内药,也是一种们可以通过正确的口识实践而自我产生的高级养生“补品”。口识训练的方法,分为“一语二食三饮”,其中排在首位的“语”,就是以修正与修善进行语言规范,以经典诵读修证舌识和口识,逐步恢复其先天生理功能,运用音韵进行养生与修真。《礼记·文王世子》中说:“春诵夏弦,大师诏之”,在春季坚持开口诵读“非恒道”的经典,顺四时之度进行音韵养生,就是合天之规,正当其时。“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的散文《春》,用优美清新的文字表达了人们对于春天的渴望和喜爱。春天带来欣欣向荣的活力,绽放生生不息的希望,趁着明媚春日谋划好一年的修身治事之计,凭借浩荡东风扬起生命再造之帆,等到“东皇去后韶华尽”之日,也就可以欣慰地对自己道一声“不负光阴不负春”了。[1]熊春锦,年生,湖北麻城人。现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业模式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德慧智教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开放经济与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德慧智教育文化基金总顾问。年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授予“中华国学公益形象大使”称号。年,先后被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等机构主办的第十一届教育家大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主办的中国教育家年会授予“教育创新先进个人”和“年度中国教育领袖人物”荣誉称号。主要著作:帛书《老子·德道经》校注、帛书《黄帝四经》(注音版)、《简帛五行经释解》、《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信》、《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智》、《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礼》、《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要略》、《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春》、《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夏》、《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秋》、《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冬》、《东方治理学》、《中华国学道德根》、《国学道德经典导读》、《道德复兴论修身》、《道德教育贵修身》、《德慧智慧性图文思维教育》、《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老子人法地思想揭秘》、《道医学》、《太极修身》、《幼儿教育概论》等专著,以及《黄帝四经·道法》、《老子思想在当代》、《五德益智养生》等音像作品。主编著作:《德道行天下》(丛书)、《德慧智经典诵读教材》(上下册)、《小篆入门指导》、《小学经典读本6+1》、《德慧智经典诵读操作指导手册》、《德慧智教育辅导答疑汇编》、《中华德慧智教育方法与实例汇编》、《中华德慧智教育·幼儿经典读本》、《中华德慧智经典楷篆对照本》、中华德慧智教育经典读本系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