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刚,男,38岁,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共党员,主治医师,现任外科主任。自参加工作14年来,一直从事外科临床工作,医院外科学术带头人。在他决定从事医学专业后,便立志服务于基层百姓,怀着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向往,从医学院校毕业后,当其他同学选择留在大城市时,他依然选医院,地处山沟中,与基层百姓亲密融合的地方。在从事外科工作后,牢记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恪守医德,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的钻研专业知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全面的帮助和支持。
王林刚个性淳厚,为人正直、诚实,与人相处真诚、热心、好帮助人,工作作风朴实,勤劳、严谨务实。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凭着熟练的医疗技术,优秀的道德涵养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同行的赞誉及患者的称赞,医院先进工作者。
只有德艺双馨的医生才是一个好的医生。技术的提高来自于临床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理论学习,而对待患者良好的态度才能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痛苦。王林刚同志经常说:医为仁术,必怀大爱之心。医生面对的病人,很多因病痛的折磨而情绪急躁、焦虑、抑郁,医生在详细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心怀大爱,耐心细致地与病人交流、沟通,安抚病人,消除其疑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他在日常工作中,面对的病人不论贫穷、脏乱与否,一律平等对待,态度始终如和风细雨,体贴关心。遇到疑难病变,经常废寝忘食地查找资料,寻找更好的办法,想法设法为病人解除疾苦。为方便病人,尽早亲手为病人解除疾苦,他永远是科室里第一个早上班,最后下班的医生。病房工作时,经常遇到门诊病人到了下班时间赶来求诊,他毫无怨言地重新穿上工作衣为病人诊治。
有一次值夜班时,来了一位男性病人,由两位家属搀扶,且眉头紧闭,精神萎靡,进到医生办公室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夫,我是不是得了癌症?是不是活不成了?”王医生微笑安抚,先是温言询问,了解到病人因腹痛、腹泻在当地诊所治疗一周,不但腹泻未减轻,且出现全身无力,大便带血两天。经认真询问病史,详细体格检查,考虑诊断为“病毒性肠炎,水电解质紊乱,内痔出血”,遂详细解释病情,告知患者是因病毒感染出现腹泻,在当地治疗仅行抗菌治疗,故效果差,长时间腹泻造成电解质紊乱而全身无力;频繁腹泻,致内痔破裂出血,并非结肠癌。患者带着疑虑安心回到病房接受治疗,经过抗病毒、补液等药物处理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行相关检查后,患者的疑虑消除,又经两天治疗后,患者痊愈出院。出院时,患者李某拉着王医生的手说:“来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快死了,现在好了,您真是神医呀,态度还好!”。像这样让患者带着痛苦而来,高兴而归的事情不胜枚举,也是他作为医务工作者内心最大的宽慰和成就。
在日常工作中,他利用工作之余认真阅读有关医学杂志,外出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新动态、新技术、新方法,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使很多疑难病人解除了病痛的缠绕。外科病人的管理需要拥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在工作期间,每年都遇到许多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治疗。通过多方面、多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指导会诊,医院专家有效沟通渠道,使一个又一个的病人奇迹般的康复。积极参与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总是冲在第一线,经过数百上千的抢救过程,学会了一套独立抢救病人的方式和方法,指导全科医生学会与患者及时、和谐沟通的方式和方法,抢救病人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一次在手术室连续两台手术后,时针指向凌晨一点,这时病房值班医生打来又来一病人,考虑阑尾炎,体温38.9℃……看着又累又困的同事,王医生说:“这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我们稍事休息后就开始准备做吧,化脓性阑尾炎等不到明天,否则腹膜炎形成,化脓性门静脉炎会给病人身体造成更大的损伤和痛苦,并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于是,所有医护人员都立即重新振作起精神,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当病人痛楚消失,愁眉舒展之时,王医生和同事们虽然身体疲惫,但心情却无比舒畅。古语有云“医者父母心”,王医生和他的团队不断践行着这句名言,不管多忙,不管多累,总是把患者放到第一位,保证患者及时就诊,绝不延误病情。外科工作急症病人较多,加班加点从不叫苦叫累,善始善终战斗在医疗第一线,和善的服务,丰富的工作经验为数以万计的病人解除了痛苦,在广大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
从医注定了要不断完善自己,随着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医院的设备及技术水平也需要大幅度提高。王医生常常提醒自己与团队:“生活上要知足,工作上要知不足,知识上要不知足”。医院购置了先进的腔镜系统,他通过外出短期培训学习、视频资料、外请专家、学术会等各种途径,快速掌握了镜下阑尾、胆囊、前列腺切除术,镜下气胸、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并把微创技术应用于骨科小开窗手术,椎间孔镜下颈、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等,并将臭氧及射频消融应用于疼痛科。所有的努力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周围的老百姓不断口碑相传:医院看病,就像在家门口,花最少的钱,医院的诊疗水平。
走上科室领导岗位后,他继续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更加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科主任岗位职责,勤勤恳恳,为医院领导分忧解愁,出谋划策,组织年轻医护人员学习三基知识及有关管理知识,多年获得个人先进和科室先进。诚实正派,敢作敢为,善于团结同志,搞好协调,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讲,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对待得与失,能树立一颗平常心,对工作认真负责,乐于奉献。总是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尽职尽责的抓好落实,在工作中从不好大喜功,力求戒骄戒躁,对待同志谦虚和善,能为之尽力而为,不搞虚情假意,不推诿扯皮。
当网上流传着“我家的狗也不喜欢他”这句话时,王医生也有心酸的一面,作为一名医生,将大量的时间放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忽视了家人。他的女儿上幼儿园,他从没有去接送过,幼儿园需要父母参与的活动,他也从未参加过;有多少次,临出门时,女儿抱着腿哭闹,“爸爸,不许走,我不让你做手术,不让你上班”。有一天,女儿对他说:“爸爸,我想当院长。”“为什么?”“我当院长了,就不让你上班了,让你回家陪孩子。”孩子的话让他莫名难过,看着孩子天真的眼神,他说:“爸爸去做手术,是为了不让别人生病,要不他们就不能吃饭,不能走路,不能陪陪他们的孩子玩了。”
王林刚主任连续四年被评为厂先进工作者及技术创新一等奖,面对荣誉和成绩,他淡然处之,他只知道自己做了一个医生该做的事,只想做一名好医生。这就是他,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业务上精益求精,对待病人犹如亲人,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地哭鬼神的大事,但病人记得他,是他诠释了一个平凡医务工作者的不平凡。
摄影 编辑 吴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