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手术后处理的正确与否可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不宜忽视。
一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
1.休息
术后患者的休息,依据麻醉和病情而定,局部麻醉的患者术日适当卧床休息,鞍麻和骶麻的患者术后6小时内平卧。根据病情可给予二、三级护理。
2.饮食
采用局麻的患者术日即可进正常饮食,并鼓励患者多吃富含纤维的饮食,如蔬菜、水果、粗粮等,以利粪便的排出。采用鞍麻、骶麻的患者,须术后3天内禁饮食,注意水,电解质及热量的输入。
3.排便
术后24小时内可控制粪便的排出,以后应每日晨排便,保持大便的通畅。术后可给予缓泻药物,聚乙二醇散剂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
4.抗菌药物
一般可给予0.5%甲硝唑毫升,每8小时一次静脉滴注,亦可给予酌情给予其他抗生素。术后3~5天,体温正常、白细胞总数正常即可停用。
5.止痛
目前手术常采用长效麻醉,术后患者伤口灼痛,一般均可忍受。若灼痛较重或肛门括约肌痉挛性疼痛,可口服止痛药,如去痛片、强痛定片等。疼痛剧烈者可给予氨芬待四口服,对精神紧张的患者术日晚可给予安定lOmg肌注。
6.热敷和坐浴
肛门手术后1天即可开始肛门局部热敷,可采用热水袋外敷,或使用微波、远红外线理疗热敷。
坐浴是一种方法简便和效果好的方法,将臀部坐入盛有温水的盆内,水温以不烫为度,水深7~8cm.浸泡肛门局部伤口,可随时加入热水。坐浴可在取出伤口敷料或排粪便后即开始,每次10~15min,每日1~2次。亦可在水内加入坐浴的中药液。
7.伤口处理
手术四周受污染机会较多,伤口的处理甚为重要。
(1)缝合的伤口
适用于痔切除后闭合带加固缝合的伤口,因组织对合良好,遗留间隙小,愈合后组织瘢痕小。但因处于污染环境中,注意观察有无缝合面下感染形成。术后48h内以促进血循环为主,如热敷和外敷抗生素软膏,使炎症反应早日消退。
(2)开放伤口
手术常采用开放伤口,虽肛门部污染较重但因引流通畅,加之肛门部组织的特殊免疫能力,很少发生感染。
伤口愈合是经过伤口收缩和肉芽组织增生,达到Ⅱ期愈合,瘢痕组织较多。愈合过程有炎性反应和组织修复阶段,手术后数小时内局部即有炎性反应,由于充血和渗出物使局部肿胀,因组织内压力增高和缓激肽等引起疼痛,手术后48~72h可达高峰,以后逐渐消退。
自术后3~4日伤口开始出现收缩现象,1~2周内收缩最快。
愈合是由皮肤边缘的上皮细胞增生,伤口其余部分是由肉芽组织增生填充伤口。肉芽组织逐渐变为瘢痕组织,同时新生上皮覆盖于一部分或大部分瘢痕组织表面,完全愈合。
按伤口的不同阶段、不同情况,分别给予不同处理,每日检查伤口,使伤口由深部向外正常生长。
炎症反应肿痛阶段:促进血液循环,术后第一日即开始热敷。
在未排粪便时可不取出伤口内的凡士林纱条,只更换外部敷料。排粪便或尿液污染伤口时,及时取出伤口内凡士林纱条,坐浴后用新洁尔灭棉球清洁伤口后再放入凡士林纱条。
伤口正常愈合时,每日排便后换药。
8.加强肛门及盆底肌肉的运动
每日做提肛运动2~3次,每次5~10分钟,可增强肛管周围肌肉如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的功能和肛提肌的功能,有利于肛门直肠功能的恢复。
9.术后推荐修复敷料
伯纳赫喷雾,喷在患处,利于伤口恢复,加快皮肤屏障修复,预防疤痕形成及色素沉着,修复创面,具有覆盖、止血、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