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益气养血、止血消痔治愈三期内痔便血致严重贫血老人一例
刘某,男,82岁。
初诊∶年3月18日。
主诉及病史∶患内外痔20余年,排便时痔自肛内脱出,便后须卧床休息且用手送还,症状逐渐加重,近2个月便血频繁,常感头晕,全身乏力,大便秘结,在外院输血ml,仍便血不止,查血红蛋白50g/L,遂来我院诊治。
诊查∶患者精神不振,眼睑苍白,舌质淡,脉细缓。局部检查,内痔4组,其中一组有明显出血点。诊断为三期内痔,继发贫血。
辨证∶气血不足,中气下陷。
治法∶益气养血,止血消痔。
1.急治其标,找到内痔出血点,用"消痔灵"与1%利多卡因配成1∶2之低浓度注射液10ml,行内痔注射,使内痔萎缩,奏立竿见影之效,达到止血的目的。
2.拟益气养血、清热润肠之剂
处方∶西洋参12g生芪20g当归20g生熟地各12g全瓜蒌30g双花20g连翘10g陈皮10g甘草3g三七粉3g(分冲)
共服14剂。
二诊∶年4月1日。注射及服药后,未再出现便血,体力逐渐恢复,查血红蛋白80g/L,遂将其余内痔分别行"消痔灵"注射,达到不脱出的目的。患者十分满意,5个月后电话随访,言血红蛋白10g/L,无便血及脱出。
本病例为82岁高龄老人,患痔多年。年老体衰。中.下陷,则肛内肿物脱出,脾运无力则便秘;脾失统摄,加之便秘用力,则便下鲜血,八旬老者,本已气血俱不足,又便血2月余。故血虚现贫血状,虽经输血,然出血不止。补亦无功。治当先行止血,"消痔灵"是以中药为主要成分的硬化型注射剂。能使内痔萎缩。虽然不能达到根除目的。但能起至止血固脱作用。对于高龄老人来讲,行痔的根治手术难以承受,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最为重要,"消痔灵"注射法符合这一要求。临床上一般"消痔灵"注射内痔用2∶1或1∶1浓度,此患者年高体弱,故用1∶2之低浓度,保证最大安全。血止后,若单靠患者自身恢复恐短期不能奏效,所以配合益气养血之剂,促其身体尽快康复。
五、清热解毒、利湿化滞、健脾益气治愈儿童溃疡性结肠炎一例
于某,男,9岁。
初诊∶年12月17日。
主诉及病史∶腹泻伴黏液血便四月余,大便每日4~5次,曾于1个月前行结肠镜检查;直肠(肛内10cm范围内)见12个大型溃疡,每个直径为1.0cm,底红少苔,边缘水肿。病理;少许非特异性坏死组织。曾用"硫氮磺胺吡啶"、"艾迪莎"等药治疗,现每日大便上仍附着黏液血性物,伴纳差、乏力。家长述患儿喜好运动,贪凉。
诊查∶面色晓白,形体瘦弱,倦怠状,依偎于其父怀中。舌质淡,苔薄黄微腻,脉细滑。
辨证∶湿热内蕴,脾气虚弱。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化滞,健脾益气。
处方∶白头翁6g秦皮6g二芍各6g川连10g木香3g吴萸4g煨葛根4g
双花15g焦榔6g地榆6g土茯苓6g甘草3g,14剂。
二诊∶年12月30日。服药后,大便每日1~3次,基本无血及黏液。上方加焦三仙各20g,鸡内金6g。服14剂。
三诊∶年1月13日。现大便日一行,无脓血,饮食量有所增加,家人感患儿体力有些增强。
处方∶白头翁6g秦皮6g二芍各6g川连6g木香3g煨葛根4g白术6g茯苓10g扁豆10g陈皮6g川楝子6g甘草3g,14剂。
四诊∶年1月27日。近日大便成形,日1行,体力渐恢复,有玩耍之举。三诊方加太子参10g,继服14剂。
五诊∶年2月14日。适逢春节,饮食种类稍杂,大便日2行,有少许黏液,但患儿体力恢复好。
处方∶白头翁6g秦皮6g二芍各6g川连6g木香3g煨葛根4g白术6g茯苓10g炮姜3g焦楂10g甘草3g太子参10g14剂。隔日1剂。
六诊∶年4月13日。上药服完,至今已停药1月余,未有不适感,大便日1行,每日可进食水果(苹果、橘子)。
处方∶白头翁6g秦皮6g二芍各6g川连6g木香3g白术6g茯苓10g山药10g焦楂10g甘草3g太子参10g,14剂。隔日1剂。
七诊∶年5月25日。大便正常,体力基本恢复病前状态,已能参加体育课。
处方∶白头翁6g秦皮6g川连6g木香3g白术6g茯苓10g焦楂10g太子参10g小茴香3g肉果6g甘草3g
14剂。隔日1剂。症状平稳,服药以巩固疗效。该病例至今连续追踪两年,患儿家人告知未曾复发。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难治性疾病,易复发。本病例为9岁儿童,平素好运动且贪凉,为内热涌动、中焦受损之缘,脾失健运,水湿停留,"湿盛则泻",故每日泻下多次且伴黏液,湿热互结停留于大肠,蕴久化毒,伤络则下血,见黏液血便;年少者长而未成,泻下4月余,气血生化不抵消耗,故乏力、瘦弱、倦怠、面白。治疗以清热解毒贯穿始终,目的是不留余毒,以防复发。1、2方中清热解毒(白头翁、双花、土茯苓)、利湿化滞(川连、秦皮、焦榔、木香)为主,使热毒、湿滞尽去;三诊开始加入健脾益气之品(白术、茯苓、扁豆、太子参)使脾气回复,增强运化能力;五诊后增醒脾开胃(焦楂、肉果、小茴香)使胃气开、食量增,促自身正常功能恢复,以巩固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