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初五,端午节,在传统的端午节里,有非常多的习俗。例如划龙舟、挂香包、包粽子、躲午、挂艾草、菖蒲等等,特别是挂艾草的传统习俗数千年流传至今。因此在民间挂艾草的讲究也非常的多,有“不忘、不采、不挂”以及“前三后四,挂单不挂双”说法,今天笔者就来给大家说说什么是“不忘、不采、不挂”,什么叫“前三后四,挂单不挂双”。
都知道端午节要挂艾草,但是极少有人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挂艾草。这是因为端午节一般都处在立夏前后,这个季节不仅天气炎热,而且雨水也开始增多。总而言之就是天气潮湿且闷热,而这样的天气不仅人难受,野外的毒虫、蛇、蜈蚣等毒物也开始四处出没。因此在民间也有端午到,五毒出的说法,五月初五视为毒月毒日的说法。于是端午节人们为了避免被毒物侵袭就有了端午节挂艾草的传统。
而之所以挂艾草,就是因为艾草具有极为浓烈的气味,一般蚊虫毒蛇对这种气味比较敏感,闻之而避之不及。南宋诗人陆游在著写的书中记载:“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由此可见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有用艾草驱除蚊虫毒物的记载了、
不过端午节挂艾草可不是乱挂的,也是有讲究的,例如在笔者的老家就流传着“不忘、不采、不挂”的传统,所谓不忘是指端午节当天挂艾草的时候要挂早不挂晚。早上起来不忘挂艾草,最好是太阳还没有升起来的时候。而且5月份本身就是一年当中白昼最长的时候,端午节当天清早起来就将艾草挂在门口,最晚也不能超过12点,再晚就没有必要了。在《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
“不采”是指人们在采摘艾草的时候,要采集长相佳的艾草。矮小或者长得奇形怪状或者其它问题的艾草。而且大家在采摘艾草或者卖艾草的时候要尽量找看起来活力十足的,而不是嫣儿吧唧的。要知道端午节挂艾草本身就带有招福、辟邪、保佑家人的寓意,因此艾草一定要新鲜。
“不挂”是指端午节不能挂艾草的家庭,要知道艾草本身具有极为浓烈的气味。对3类人是没有好处的。其一、孕妇,其二、婴儿、其三、家里有高龄老人或者病人的。其实这很好理解,不管是老人小孩还是孕妇,这些人抵抗力相对比较弱小。而艾草的气味又太浓,对于这三类人而言艾草可不是个好东西,因此端午节如果家里有以上3类人的话,个人建议是不要挂艾草了。
除此之外在民间挂艾草还有“前三后四,挂单不挂双”的说法,所谓“前三后四,挂单不挂双”,在指挂艾草最好是在端午节前3天或者后4天。而且艾草的数量也有讲究,要是单数,不要是双数。至于为什么要单数而不是双数,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慢慢的到了现在咱们也都习惯了。就像端午节要吃粽子一样,没人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