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特点和风俗

刘军连医术怎么样 http://nb.ifeng.com/c/89ILxhbI6w5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的节气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和风俗:

1、立春:春天的开始,表示气温逐渐升高,植物开始萌发生长。在这一天,人们会吃春饼、踏青赏花等,表示对新生命的祝福。

2、雨水:表示降雨量开始增多,农业生产进入繁忙期。在这一天,人们会祭祀水神、祈求雨水丰沛,同时吃雨水饺子、吃鱼等食物,寓意“润物细无声”。

3、惊蛰:表示春雷初醒,春天进入鲜明的第二个阶段。人们会在这一天喝花茶、吃春笋等食物,同时用鞭炮、敲锣打鼓等方式驱除恶鬼,保佑家庭平安。

4、春分:表示春天进入中期,昼夜平分。人们会祭祀祖先、清明扫墓,同时吃清明果、清明粥等食物,寓意慰祭祖先。

5、清明:表示春天的正式开始,农业生产进入繁忙期。人们会扫墓、祭祀祖先,同时吃清明果、青团、青饼等食物,寓意缅怀祖先。

6、谷雨:表示农业生产进入最繁忙的时期,收获季节即将到来。人们会吃谷花饼、荠菜饼、青韭饺子等食物,寓意迎接大丰收。

7、立夏:表示进入夏天,气温逐渐升高,农业生产进入收获期。人们会吃蛤蟆、龙眼等食物,同时习惯性地起早贪凉,避免中暑。

8、小满:表示麦类作物即将成熟,农业生产进入尾声。人们会吃新麦粥、新麦面包等食物,同时贴五谷香、挂茉莉花,以祈求丰收和平安。

9、芒种:表示麦类作物成熟,开始收割。人们会吃麦饭、麦芽糖等食物,同时悬挂茉莉花、采摘艾草,以驱除疫病和病魔。

10、夏至:表示夏天进入中期,白天最长,夜晚最短。人们会吃饺子、面条、鸡蛋等食物,同时吃一些清凉解暑的食物,如西瓜、冰淇淋等,以避免中暑。

11、小暑:表示夏天的正式开始,气温开始升高。人们会吃凉茶、西瓜等食物,同时避免在中午时分外出,以避免中暑。

12、大暑:表示夏天的高温期,气温最高。人们会吃薄荷、菊花、绿豆等食物,同时避免在中午时分外出,以防中暑。

13、立秋:表示夏天即将结束,秋天开始。人们会吃水果、葡萄、鲤鱼等食物,同时开始收获秋季农作物,如玉米、豆类等。

14、处暑:表示秋天即将开始,气温开始降低。人们会吃柿子、香菇、鱼等食物,同时开始制作储存食物的工作,如腌制、晾晒等。

15、白露:表示秋季开始,气温逐渐降低,露水增多。人们会吃白莲糕、芋艿、鲫鱼等食物,同时开始采摘菊花、菜花等秋季花卉。

16、秋分:表示秋季进入中期,昼夜平分。人们会庆祝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等,同时还会进行农作物收获的工作。

17、寒露:表示秋季进入后期,气温开始降低,露水增多。人们会吃桂花糕、鲤鱼等食物,同时开始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抵抗寒冷的能力。

18、霜降:表示秋季结束,冬天开始。人们会吃羊肉、糯米饭等食物,同时开始采摘柿子、栗子等秋季果实,还会进行农作

19、立冬:表示冬季开始,气温开始下降。人们会吃饺子、酸菜炖肉等食物,同时还会进行冬季补身体的活动,如吃补品、温泉浴等。

20、小雪:表示冬季进入中期,天气寒冷,雪开始飘落。人们会吃糖葫芦、炖鸡汤等食物,同时进行保暖措施,如穿棉衣、热水袋等。

21、大雪:表示冬季高峰期,天气非常寒冷,雪量大。人们会吃火锅、酸奶等食物,同时进行防寒保暖的活动,如烤火、泡澡等。

22、冬至:表示冬季进入后期,白天最短,夜晚最长。人们会庆祝冬至节,吃汤圆、糯米饭等食物,同时还会进行除夕准备的工作,如扫尘、团圆等。

23、小寒:表示冬季即将结束,天气开始变暖。人们会吃糖葫芦、腊肉等食物,同时开始预备春节的活动,如采购年货、贴春联等。

24、大寒:表示冬季的结束,气温最低。人们会吃糖葫芦、腊肉等食物,同时进行祭祖、祈福等活动,以期新的一年平安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jukk.com/nzyy/11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