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狭窄的评估以及治疗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罹患主动脉瓣狭窄(AS)的患者逐年增加。年,ESC和AHA同时更新了心脏瓣膜疾病治疗指南,考虑到ESC指南相对详细,小医生以ESC指南为主和诸位分享对主动脉瓣狭窄治疗的相关内容。

AS危险程度评估

心脏超声是对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进行危险分成的有效手段,其中,平均跨瓣压梯度、瓣口流速以及瓣口面积是主要测量指标。根据以上指标将AS分为低梯度AS和高梯度AS(图1)。对于高梯度AS而言,如果排除了贫血、甲亢的引起高血流速的全身性疾病,均为重度AS。

而低梯度AS则需要结合瓣口面积、SVi以及LVEF进行进一步分层,如瓣口面积>1.0cm2,则为中度AS,瓣口面积≤1.0cm2,如果心指数>35mL/m2,则为重度AS。对于心指数≤35mL/m2的患者而言,如果LVEF小于50%,因进行多巴酚丁胺应力超声进行确诊,而对于LVEF≥50%的患者,应该临床症状,检查结果以及CT钙化积分进行全面评估以判定是否为高危AS患者。

对于严重AS患者而言,需要根据症状、活动耐量等因素来制定治疗决策。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能够影响AS的进程,尽早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或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TAVI克服了SAVR的不足。早期TAVI主要是经心尖途径,通过小切口开胸,经过心尖置入导管顺行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是前期TAVI主要方式之一,但创伤仍相对较大,随着器械改进和操作水平提高,其比例逐渐下降。目前TAVI通过股动脉、锁骨下动脉途径置入主动脉瓣,手术时间短,对患者创伤小。

我院心内科近年来对主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的开展进行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同时,借助心脏中心MDT平台,对主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的开展提供了安全保障。今年将会逐步开展TAVI手术,为广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带来新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jukk.com/nzyy/4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