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临床上,我们发现有近90%的直肠癌早期被误诊,而被误诊为痔疮的占绝大部分。可见无论对于普通大众还是首诊医生来说,如果患者有便血等症状,千万不要轻易以“痔疮”而定论,它也有可能就是致命的直肠癌,所以不要掉以轻心被忽略而失去最佳的治疗机会。
为什么会走入混淆的误区?
1:大众缺乏科普卫生知识并且对直肠癌认识不足。俗话说“十人九痔”,这让很多人认为痔疮是一种很有“群众基础”的常见病,一旦出现便血,大多以为是患上了“痔疮”,加上生活不良习惯、职业因素等,出现便血症状,就更容易自圆其说。未搞清原因,私自按“痔疮”治疗或未予重视。
2:痔疮和直肠癌都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两者发病部位相近;直肠癌初期症状不典型,与痔疮的临床表现类似,如都有便血、排便困难、有脱落物等。因此,稍不留意就容易被混淆。
3:不乏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或临床经验有限,对直肠癌认识不足,缺乏警惕,思路狭窄,考虑局限,忽视了腹泻便血的患者,排除其直肠癌的可能性,同时对临床检查不重视,特别是直肠指检。
4:部分患者去看医生,一开口就说自己得了痔疮,加上一些症状,极易使部分粗心的医生先入为主地把它当“痔疮”来治,也没有细致进一步鉴别诊断。
5:对青年患者重视不够,虽然直肠癌大多发生在50岁以上,但我国30岁以下的病例亦占10-20%,并且呈持续上升趋势,因此青年人出现便血,也不能排除直肠癌的可能。
痔疮与直肠癌如何区别以免误诊
直肠癌是发生于直肠的恶性肿瘤,而痔疮是直肠下段和肛管的静脉充血、郁积,从而造成静脉的扩大和曲张,形成静脉团即称为痔,根据不同部位分为内、外痔。大多数无症状的痔疮不需要任何治疗,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无影响,症状较重的可选择手术治疗。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痔疮与直肠癌存在关联,但痔疮的存在容易造成其它疾病的误诊。临床上经常发现直肠癌在痔疮的“掩护”下,不断“生长壮大”,直至发生明显症状才会被确诊,但此时已经错过了直肠癌最佳治疗时机,那后果也就会很惨痛。
识别直肠癌和痔疮之间的区别
临床上80%-90%的直肠癌发生在直肠中下段,因此直肠指检能发现75%以上的直肠癌,而这个检查费用不大,简直单易行。有经验医生通过手指触及直肠四周黏膜进行检查,得到初步诊断。肛诊之后结合粪便潜血实验、钡灌肠等做出明确诊断!当高度怀疑直肠癌时,应进一步做肠镜。做一次简单的肠镜检查也能发现90%以上的直肠癌,其费用也比较低廉,还可进行组织病理活检,是肠癌最重要的检查手段。
确实有部分医生怕麻烦、怕脏而没做直肠指检,直接靠主观症状诊断,或直接开大检查,这是不合常规的做法,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病人拒绝接受这个检查,尤其遇到异性的医生。
早期直肠癌病变的临床信号
起初我们的食物由口腔经过食道、胃等消化器官消化吸收之后,在大肠形成粪便并定时排出体外,可以说直肠是消化道的“终点站”,所以肠癌的早期症状多表现为排便的规律、性状发生改变:
1.大便带血、黏液、脓血便,有排便不尽感;
2.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扁或带槽沟
3.大便习惯明显改变,腹泻或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
4.肛门部或腹部有肿块;
5.腹痛及腹胀或食欲减退;
6.既往有反复痔疮史、多发性息肉等。
7.原因不明的贫血。并有体重减轻的现象
直肠癌与痔疮的临床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
直肠癌
痔疮
便血情况
陈旧性出血、血色暗红或果酱色,大便中带有血液或粘液或脓液,出血属于主动出血
血液颜色鲜红、无粘液、大便后有带有血液排出,一滴一滴型,或附在大便上象一根线,便后手纸有血,出血属于主动出血
大便情况
大便习惯改变,有排便不清,也有次数增加,,或便秘,或腹泻,或两者交替,服药后不缓解
大便习惯几乎没有改变,时常便秘,肛门口有异物,伴有胀痛
肛诊指检情况
检查可触及到肠内有硬块,或触及有边缘突起中央凹陷的菜花样异物,或伴有肠腔狭窄
检查后手套上有血迹,或脓液粘液
检查可触及到在肛门周围有凸起的颗粒,质地软的
年龄情况
中老年人群居多,但年轻人也有占百分之二十比例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孕妇常见
所以在生活中无论是那个年龄段,当出现便血等现象,不要以自己的小聪明以为自己的经验很多去做了草草结论,应务必及时就诊先排除直肠癌。千万不要让小小的痔疮耽误了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及康复治疗。
爱彼利吾健康管理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