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
1定义
痔,即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易出现排便时出血、疼痛、肛门瘙痒、痔赘(俗称“肉赘儿”)脱垂等症状。好发于45~65岁,可分为外痔、内痔和混合痔。
2分类
老百姓认为内痔和外痔的区别是长在肛门里边的叫内痔,长在肛门外面的叫外痔,这种说法不够严谨。医学上内痔和外痔主要通过解剖位置即齿状线来区别,齿状线一般长在里面距肛门三公分左右,所以即使痔疮长在肛门里边,部分也可能为外痔。
内痔、外痔的临床表现不同,外痔根据临床发病的不同分四种情况,而内痔一般分为四期,如下图:
内痔四期动画演示Ⅰ度内痔
Ⅱ度内痔
Ⅲ度内痔
Ⅳ度内痔
3病因
痔,看似是一个简单的疾病,病因却一直没能完全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最常被提及的有两类原因学说——肛垫下移学说和静脉曲张学说。
(1)肛垫下移学说
肛管内侧有一个环状血管垫,被称为肛垫,是由丰富的静脉血管网、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起到闭合肛管、控制排便的作用。排便时,肛垫会受到向下的压力,被推向下,排便后再收缩回肛管。当肛垫的弹性回缩作用减弱后,则发生充血、下移并增生肥大,久而久之形成了痔。
(2)静脉曲张学说
肛垫里有丰富的静脉,学术上称为静脉丛。这些静脉丛比较特殊,不仅内部没有静脉瓣,位于腹盆腔的最低处,而且周围的组织松弛,这就使这些静脉丛很容易充血、瘀血;然后又因为静脉壁承受着压力,时间长了就形成静脉曲张。如果再有长期坐立、便秘、怀孕、前列腺肥大、肝硬化、盆腔肿瘤等因素,导致静脉曲张,痔就更容易发生了。
4表现与辨别
痔疮临床表现多为便血,通过粪隐血试验可以检查出来。怎么才能搞清是痔疮还是肠癌呢?我们来看看两种的区别:
最直接的方法可以做一下肠镜检查5治疗
痔疮治疗的三大原则无症状的痔疮不需要治疗
有症状的重在减轻或消除症状,而非根治
以保守治疗为主
常见的药物目前市场上痔疮药物剂型较多,口服药有颗粒、胶囊、片剂、丸剂等,外用药主要有栓剂、软膏与乳膏剂、贴剂等,熏洗类药物主要是中药方剂。
1、地奥司明片
用法用量:常用剂量为每次1片,每天二次。用于痔疮急性发作时,前四天每次3片,每天二次,以后三天,每次2片,每天二次。
服用方法:于午餐前和晚餐前口服。
适应症:治疗急性痔发作的各种症状(如痔静脉曲张引起的肛门潮湿、瘙痒、便血、疼痛等内外痔急性发作症状)。
2、消脱止-M(草木犀流浸液片)
用法用量:用于痔疮急性发作:每日3次,每次4片;病情稳定后,每日3次,每次2片。
适应症:治疗各期内痔、混合痔、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等各种类型痔引起的出血、脱出、疼痛、肿胀、瘙痒等。也可用于痔手术后肿胀、疼痛的治疗。
3、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适应症: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痔疮、肛裂,症见大便出血,或疼痛、有下坠感;亦用于肛周湿疹。
用法:外用,涂搽患处。
4、复方角菜酸酯栓
用法用量:塞肛门内,一次1枚,一日1~2次。
适应症:用于痔疮及其他肛门疾患引起的疼痛、瘙痒、肿胀和出血的对症治疗;亦可用于缓解肛门局部手术后的不适。
5、肛泰
用法用量:外用,洗净脐部(神阙穴)周围皮肤,擦干,然后将医用胶带(无纺布基材)与PVC片分离,将药片对准脐部,粘贴牢固;一次1片,一日1次。
适应症:用于内痔、外痔、混合痔等出现的便血、肿胀、疼痛。
一般来说,症状较轻的痔疮没有必要选择口服用药,一是口服药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大,二是口服药经过胃、肝肠等消化吸收,达到痔疮时的浓度较低。
外用药比口服药疗效更好。由于直肠局部给药直接作用于痔局部,发挥作用快、效果好,药物经直肠吸收后,可直接进入大循环而不经过肝脏,减少了药物对肝脏的刺激。同时,直肠直接给药可避免胃酸和消化道酶对药物的破坏,也避免了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因此一般需要保守治疗的痔疮都会采用外用药。
6预防
痔疮无法根治,重在预防,要做好日常生活管理!
饮食多饮水,多摄入膳食纤维素;限制高脂肪食物和饮酒。运动痔疮发作时,尽量避免长时间坐着或者站着不活动;
规律运动,保持有规律的肠蠕动,促进排便。
生活方式①调整不正常的排便习惯,如用力排便、久坐、久蹲,尽量缩短排便时间;
②抬举重物时尽量避免长时间屏气;
③注意肛周的清洁,避免频繁摩擦,尽量不使用肥皂等有刺激性或过敏风险的产品;
④必要时使用温水坐浴,每天2-3次,水中不需要加肥皂和沐浴液等物质;
⑤妊娠期人群应当侧睡,通过降低骨盆血管压力减轻痔疮。
-END-本期药师李明东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药物制剂专业,现任医院药学部药师,擅长用药信息咨询,用药指导等药事工作。
药师-
药房窗口-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