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调和气血、行气疏肝、舒利胸胁
方法:温和灸归来三阴交、太冲、行间穴,归来每
次30分钟,三阴交、太冲、行间每次每穴20分钟,每天
次。
中医将容易发怒称为“善怒”“喜怒”“易怒”,易怒多由忧思过度、心阴受损、肝火旺所致,主要表现为精神恍惚、心中烦乱、睡眠不安、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甚至言行失常,哈欠频作等。怒气难制,通常被认为是人的性格所致。实际上这不仅仅是性格问题,其中多数还与身体气血输布相关。也就是说,是气血逆乱加重了火爆性格的发作。另外,即便是天性易怒的人,通常通过调理气血,也可以缓和性情,就像先天禀赋虚弱的人通过养气血可以强筋壮骨一样。自古道:“怨废亲,怒废礼。”说的是人们在怨恨恼怒时是顾不上亲情礼义的。人们用“怒发冲冠”来形容暴怒状态。事实上,当一个人发怒时,虽然不至于掀翻帽子,却一定能感觉到气往上冲、血往上涌。这是因为肝藏血,发怒破坏了肝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气血失调。尤其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发怒会让气血上涌,有可能致使血管破裂出血,重则出现中风甚至猝死。中医学认为,怒伤肝,女子以肝为先天,常常生气,气机逆乱,会导致肝血不足和肝气郁结。而肝郁气滞,就容易瘀堵。由此可见,易怒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所以为了保养身体,预防严重疾病,我们应该对怒气难制的状态进行调理,学会自主调节情绪,用宽容、平和的心态对待周遭的人和事,积极地应对人生的逆境困苦。治疗易怒,可以温和灸归来
三阴交、
太冲、
行间穴。
归来每次30分钟,三阴交、太冲、行间每次每穴20分钟,
每天一次。归来位于脐下4寸,距前正中
线2寸(3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归来可调和气血。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
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左右
腿各有一穴。取穴时,在小腿内侧,从突起的踝骨向上
行间量约4横指宽处的骨骼后侧边
太冲缘就是三阴交,按压时会稍三阴交
微感觉疼痛,具有调理脾肾
的功效。太冲是肝经上最大
的穴位,按、压、揉这个穴
位,可以达到疏肝解郁、畅通气血的目的。它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
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行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
方赤白肉际处。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艾灸此穴可以帮助行
气疏肝、调畅气机舒利胸胁。
情绪的紊乱动可以影响多个器官的功能
体内毒素和代谢废物堆积,造成内分泌伤。中医学认为最终出现一系列的损怒肝为刚脏,喜条达而遇抑都意思是说,肝属于刚脏在志为怒,意思,说:肝属于刚强,躁急的脏器,喜欢舒畅、柔和的情绪,而不喜欢抑郁的情绪,其情绪表现主要为发怒。日常生活中女性应注意修身养性,颐养情志,减少不良情志刺激对机体损害。
分享:自制祖传膏药说明书
选择了以五毒(蜘蛛、蝎子、蜈蚣、蟾蜍、白花蛇)攻五毒(风、寒、湿、热、邪),针对以下九大病症有显著功效。
一:颈椎、肩周炎、腰间盘突出、骨刺:8~12贴,患处贴敷。
二:乳腺炎、乳腺结节、乳腺增生:6~10贴,严重者十贴以上,每贴4天。
三:渗出性滑膜炎、关节腔积液:8~16贴,每贴4天,内外膝眼贴敷。
四:男性前列腺炎:6~10贴,严重者十贴以上,脐下三寸,每贴5天。
五:女性痛经、盆腔积液、附件炎:6~10贴,每贴5天。小腹耻骨联合上贴敷。
六:慢性阑尾炎:5--8贴以上,麦氏点贴敷。每贴5天,20天可治愈。(急性阑尾炎勿用)。
七:胆囊炎:6-10贴,每贴5天。30天治愈。
八,痔疮:内痔、外痔、痔疮便血。用痔疮组合法,6~20贴,严重者20贴以上,肚脐贴敷。同时用软膏肛门内外涂抹3—10瓶。
九,祖传软膏:对青春痘、痤疮、褥疮、皮炎、湿疹、真菌感染、牛皮癣、脚气等有奇效。(每天涂抹3—4次)
传承膏药咨询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