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弄青梅,青梅对我笑

江南季风,雨肥青梅,食之清新爽味,赏之青小可爱。枝头盈翠,青梅如豆,其中既有初夏风味,也有少女心事。立夏前后,春花将尽,是江南的梅雨季节,也是梅子的成熟期。青梅雨中肥。未熟的梅子青翠,称青梅;熟时金黄,称黄梅。由于青梅风味更浓,所以会更受欢迎。青梅是初夏的时令果子,除了清新爽脆的风味让人食欲大开,还常演变为古人诗笺里的少女意象,读来有趣可爱。壹《尚书》里说:“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意思是,青梅味酸带苦,是人们食羹之时除了盐以外的重要调味品。不过即便是酸味略重,青梅的新鲜爽脆还是赢得了人们的好食之心。食梅之趣,在唐宋以后非常流行,甚至演变出了好几种青梅的吃法。最直接的吃法是当然是趁着新鲜啃食。一口下去,果子的酸味伴着梅子的清香立刻冲上舌齿。虽然口感清爽,但还是会被酸到忍不住皱眉,等缓过酸劲了,就继续啃第二口。而“尝青梅”的其他法子,总是会伴着初夏闲适的生活,出现在古人的诗词里。比如陆游就很喜欢变着法儿地吃青梅。糠火就林煨苦笋,密罂沉井渍青梅。(《初夏野兴》)将青梅放在篮子里,吊了绳浸到井水里,等着清甜的井水将青梅浸凉。苦笋先调酱,青梅小蘸盐。(《山家暮春》)青梅蘸盐,大概能淡化酸涩,让果子的味道鲜活起来。这个吃法有点像沾盐饮的鸡尾酒。生菜入盘随冷饼,朱樱上市伴青梅。(《雨云门溪上》)樱桃和青梅差不多同时上市,用樱桃的甜味,来中和青梅的酸味。贰青梅佐酒,是青梅最风雅的吃法。范成大有年暮春时节去乡村玩耍,因为田园景色太美,一时高兴,就洋洋洒洒地写了一首三百多字的诗。高兴的时候就要吃吃喝喝。“新开醪酒荐青梅”,“借我茅亭暖一杯”,这个时节,没有比青梅更配酒的了。舒岳祥在山庵之中游玩,天晚的时候,就着花径风扫,“蚕豆青梅荐一杯”。而曹操和刘备那段“盘贮青梅,一尊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的故事,也让“青梅煮酒”成了论英雄的代名。顺便一提,我们平常说“青梅煮酒”,是指青梅和煮酒(宋时多指米酒)两种,不是青梅煮的酒。青梅常用来生吃或做蜜饯。叁除了作水果和下酒菜,青梅还可以当做食材,比如梅丝汤。选取个大脆实的青梅,迅速趁新鲜切丝,然后加上甘草、新椒、生姜、盐拌匀腌制,作为煮汤的原料。煮出来放冷,就是酸辣可口的饮品。不过因为青梅自带酸味,所以它其实最适合被用来制作腌渍物。高濂的《遵生八笺》里就有一道风味十足的蒜梅。将两斤青硬梅子和一斤剥净的大蒜炒熟,放盐三两,加点水煎汤。之后出汤放冷五十日。五十天之后蒜梅水变色了,就倒出了再加水煎汤,然后放冷了灌倒瓶子里。等到了流火的七月,再把腌渍好的蒜梅捡出来吃,之前的辛味和酸味都没有了,反而带着果香和蒜香,适合作零嘴来吃。此外,《武林旧事》里还有梅肉饼儿、杂丝梅饼儿等面食。饼里掺了青梅果丝,想来应是酸脆可口。肆青梅汤这种夏日沁饮,也是初夏青梅能带来的最好礼物。梅子切碎了,加上盐和紫苏叶在大太阳底下晒熟,再用新汲的井水冲开,就能得到一杯酸甜可口的青梅汤。王应奎《梅酱》里记了这个方法之后,还补了一句,“古为王者之饮,而今为村家之物,有不入富贵人口者。”原来的帝王饮品,居然因为大众百姓都喜欢喝,有钱人就不屑得再去喝它了。用这种态度对美味,真是太可惜了。伍青梅这么受人们喜爱,除了食用之美,还有它的少女意象。“树下见郎来,抛个青梅子。郎莫嫌梅酸,妾心亦如此。”抛个青梅子,你别嫌它酸,因为那就像我思念爱慕你的不安心情一般。张潮有一次夜梦美人杜丽娘,向她说话她不应,只是含笑回身摘了一枚青梅拈在手中。虽不见面容,但顿时我仿佛就见着了一位娇羞含蓄的妙龄少女。素手弄梅,暗含情愫。“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大概就是这种爱慕之情的表现,青涩略酸,但滋味清新美好。初夏弄青梅,酸适含怡情。我有一壶酒,慰赏江南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jukk.com/nzzd/11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