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立冬,北方下了今冬第一场雪。下雪了,冬天才算真正到来。
昨夜月牙弯弯,秋天走了,披着淡淡的桂花香,隐入山林。
冬天比秋天更静好,因为冬天会下雪,雪落无声,却悄悄用它的白没收人间的脏。
《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
北京时间11月7日12时59分
迎来了“立冬”节气。
“立”为始,“冬”为终
这是属于冬季的第一个节气
地始冻,水始冰
叶半青黄,万物收藏
大自然将迎来新一轮枯荣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
古人把立冬水结冰的现象描述为“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立冬节气,水开始结冰了。
二候地始冻
随着气温持续下降,立冬五日后,地表开始结冻。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雉,一种鸟,野鸡。蜃,大蛤蜊。立冬后,气温越来越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越来越少了。江河水枯而水位退减,但尚未封冻,很多蛤蜊便会在水边或是水浅的地方出现。野鸡和蛤蜊的花纹很相像,人们便用“雉入水为蜃”作为立冬三候的候应。
立冬诗词
自古以来
人们对立冬节气的到来
就有不同的思绪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许多人
畏惧冬天的凛冽严寒
但四时和明月
却都是诗人的好朋友
一个浪漫的人
眼里的冬天
不仅是皑皑白雪的风光大片
还有家的寒炉温酒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钱时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但当那繁花似锦的岁月褪去
我依然会陪伴在你身旁
《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一个人的生活空间可以很小
但心灵和志向
却可以无限大
欣然面对冬天
就是热爱生活
立冬饮食
立冬过后
迎来了进补的好时节
而人们劳碌一年到秋收后才得闲
也是时候用美食犒赏一番自己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
合称“四立”
在古代是个重要的节日
有“迎冬”“补冬”习俗
明清时期,进入农历十月
京城里家家户户必“添火”
与现在北方暖气供热相似
近年来南方多地也开始尝试集中供暖
“靠抖取暖”正在成为过去
温有了,还要解决饱
正所谓“立冬补嘴空”
人们劳碌一年终得闲暇
是时候用美食犒赏自己
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
谐音“交子”的饺子不能不吃
南方人更偏爱热补
以充盈的热量抵御寒潮来袭
在立冬的餐桌上摆满鸡鸭牛羊
再沏一壶热茶
众人围聚一堂,高朋满座
热热闹闹地吃一顿“迎冬宴”
屋外天寒地冻
周身却是如春的暖意
立冬养生
立冬
在古代是二十四节气中重要的养生节气
因为正式进入冬季后
草木凋零、蛰虫伏藏
万物都在养精蓄锐为来春勃发作准备
立冬时节
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可以睡前用热水泡脚
在起居方面,早卧晚起
保证充足睡眠更健康
适当锻炼好处多
建议选择慢跑、爬楼梯、
太极拳等运动
不宜汗多
及时补水
在精神调养上
要做到控制情志活动
避免烦忧
尽量保持愉悦的心情
推荐图书
《“小小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
二十四节气》
作者:陈雪
出版时间:年2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十四节气》一书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广西师范大学神秘岛联合创作的“小小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中的一本,本书用清晰简洁、轻松幽默的语言向读者讲述我国流畅数千年的黄河农耕文明的印记——二十四节气。书中既讲述了二十四个节气相关的谚语、传说、诗词,又有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民间习俗,还包括传统生产和生活工具、工艺品等内容,轻松开启孩子的传统文化启蒙之旅,从而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