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缪士毅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表示盛夏将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开始拥抱夏天。民间有许多立夏风俗,其中不少是与人们的舌尖联系在一起的,如:民间有“立夏吃蛋”的习俗,俗话说:“立夏吃鸡蛋,石头能踩烂”,意指在立夏当天吃了鸡蛋,人会有好的体魄,特别有劲。也有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说立夏吃蛋能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不振、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在浙江嘉兴立夏有吃“白焐蛋”的说法,以区别于端午节吃“五黄”。在我国许多地方则在立夏吃茶叶蛋。江南许多地方在立夏这一天,几乎家家户户吃蚕豆,不少人家还将蚕豆跟大米饭一锅煮,称为“蚕豆饭”,其寓意立夏吃了蚕豆饭,一年到头身体好。比如,浙江宁波人有立夏吃蚕豆饭风俗,因当地称蚕豆为“倭豆”,于是蚕豆饭也称“倭豆饭”,且对立夏蚕豆饭烹制颇为讲究,以适量的咸肉、大米、新鲜蚕豆瓣烧煮而成,鲜香咸合一,具有正宗的宁波风味,食之别有风味。我国一些地方有立夏“尝新”的习俗,就是在立夏时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等。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将此“三新”祭祖,然后再让大家尝新分享;江苏镇江有“立夏尝八新”的风俗,“八新”指新笋、樱桃、新麦、新茶、鲜蚕豆、杨花萝卜、石首鱼、鲥鱼。温州人对立夏食俗比较看重,立夏时节除了吃鲥鱼之外,有做“碗豆糕”、吃豆腐、吃蚕豆、吃青梅的风俗。“碗豆糕”一般以碗豆仁、米粉、白糖等为原料制成,当地流传吃了碗豆糕,整个夏天就会不厌食。小孩要骑坐在门槛上吃碗豆糕,讨个长得快的彩头。女孩还有立夏吃带壳碗豆的风俗,碗豆荚形如美目,立夏时吃了,便能“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福州在立夏时节有“做夏”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磨米浆,煮锅边糊,藱蛎饼,煎煎饼,炊碗糕,一家人相聚品尝,祈求这一年夏季安康。比如,锅边糊是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再配以虾米、黑木耳、香菇、葱花、金针、蛏干等,鲜香可口,成了当地立夏时节的美味。我国许多地方流行立夏吃面食的风俗。北方人喜欢在立夏时制作与食用面食,面食主要有面饼、夏饼。在南方的福建闽南地区立夏有吃面的习俗,烧煮面条时,需将虾加入面条中煮食,因虾与“夏”谐音,虾熟后变红,红色为吉祥之色,以此表达对夏季的祝愿。立夏吃饼风俗,在我国一些地方也有所见。如每年立夏时节,浙江嘉兴民间流行做立夏塌饼,除了自家食用之外,还赠送给亲戚朋友品尝;在北方地区流行立夏吃榆钱饼的风俗,人们将采摘来的榆钱洗干净,和以糖和面粉,制作成扁圆形的饼状,再蒸熟食之。我国南方盛产竹笋,不少农村有立夏吃“健脚笋”或“脚骨笋”的习俗。立夏时节,农事开始繁忙起来,大家吃了竹笋之后,祈求脚骨健,干活有力。同时,还寓意生活像竹笋一样节节高,更加美满幸福。食粥度立夏,也是我国一些地方的立夏习俗。北京京郊“食粥度立夏”这一传统民俗,已有百余年历史,人们喜欢在立夏时节喝碗“立夏粥”,增进邻里关系;浙江农村一些地方立夏有吃“七家粥”的习俗。立夏这一天,左邻右舍拿出各自大米,汇集起来之后,再与各色豆子一起熬粥,熬成的粥再加些红糖供大家食用,以求邻里和睦。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jukk.com/nzgr/10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