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立夏的风俗习惯

立夏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属于夏季的节气,这个时候,万物繁茂,温度开始逐渐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

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华南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而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故此时也是农作物病虫害的多发期和人们易于犯感冒的时期。

《礼记·月令》,解释立夏:“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

这段话是说在立夏时节,蝼蝈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闲话不多说,让我们来看看立夏日都有哪些民俗习惯吧~

迎夏仪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

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现在在南方地区则是有立夏这天吃冰的习俗。

尝新

说的就是立夏这天吃东西的习俗。

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

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螺鰤、熄鸡(即放在微火上煨熟;一种烹调方法,用多种香料加工而成为熄鸡)、腌鲜、卤虾、樱桃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笋、蚕豆、矛针、豌豆、黄瓜、莴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

在南通,则吃煮鸡、鸭蛋。

斗蛋

立夏这天,将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

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有谚语说:“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立夏这天给小孩子挂个鸡蛋,就能健健康康。

称人

古时候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若是每年都比之前重一点,则表示去年一年的日子过得清静安乐,福寿双全。

虽然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电子秤了,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保留了立夏这天称一称体重的习俗。

你还知道哪些立夏的风俗习惯呢?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jukk.com/nzgr/117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