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立夏晴天有啥预兆看看先人总结的谚语怎

白癜风早期治疗几率 http://news.39.net/bjzkhbzy/181111/6638181.html

今年公历的5月6日,太阳黄经到达45度,斗柄指向东南方位,立夏节气就到了。

作为“四时八节”之一,立夏的天气会对今年夏季的天气,以及庄稼的生长、收获有所预示。立夏晴天啥预兆?看看先人总结的谚语怎么说,有没有道理?

1·四立和八节

为了更准确地表述一年四季的时序特点,古代人根据四季不同的物候、天气和气温等的变化,把节气分成二分、二至、二启和二闭四组。

“二分”就是春分和秋分;“二至”指的是夏至和冬至;“二启”指的是立春和立夏;“二闭”指的是立秋和立冬。

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合称“四立”,四立加上二分和二至,统一合称为“八节”。

其中“二分”代表大地阴阳均分;“二至”代表阴、阳至极,冬至是阴气至极、一阳初升,所以“冬至一阳生”;夏至是阳气至极,一阴初生,故而“夏至一阴生”。

“二启”代表阳启,立春是少阳始发,立夏是太阳始动;“二闭”指的是阴生,立秋少阴生,立冬太阴生。

《左传》中载,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意思是说,一定要仔细记录这八个节气的天气等情况,以作为农事依据。上边重视,民间自然也特别重视,所以古代流传下来的各类谚语中,关于这些节气的都会比较准。

2·立夏节气特点

立夏是夏季的头一个节气,古籍《淮南子》中说:谷雨加十五日,斗指常羊之维则春尽。“常羊之维”指的就是东南巽位。

意思就是谷雨节气十五天后,斗柄指向东南方位时,就代表春季走向了尽头,夏季正式来到。

立夏节气的到来,代表春季的木气已经完全隐藏入土,冬季的寒水力量已经消失,夏季火的特征开始显现并不断生长增强,一直到芒种之后的午月中旬到达顶峰。

随着夏季火气的不断增强,大地气温也不断上升,同时降雨增多,炎热潮湿的夏季终于取代了温暖舒适的春季,所以立夏的前一天就叫“木绝”日。

春季万物萌芽、生长,花开鸟回,到了夏季,草木已经长成开始结籽,花朵败落开始结果,百虫百鸟开始繁衍,所以元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夏,假也,物至此皆假大也。

这里的假和大是同一个意思,都是说春季的木到这时已经长大。万物已经长成,大地由此繁茂,一切结果均始于立夏。

古籍中立夏节气的三候分别是: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蝼蝈感高温而鸣,蚯蚓感雨水而出,随着温度的升高,田中的瓜果也开始结出。

《汲冢周书》中说:立夏节蝼蝈不鸣,水潦淫漫;蚯蚓不出,四时不调;王瓜不生,世人受困。

3·立夏晴天啥预兆?

立夏是春季木气隐藏,夏季火气显现的开端。春木的生长需要的是舒展和向上的力量,而到了夏季,万物都已长成,需要的东西自然也发生了变化。就像孩子终于长成了大人,个子不长了,就到了该建功立业,成家立世的年龄。

所以立夏节气需要一些润下的力量,减缓或终止成长才能更好地结籽、结果,润下的力量就是雨水。

所以谚语里说“立夏麦咧嘴,不能缺雨水”“立夏不起阵,起阵好年景”认为这时正是需要雨水的时候,立夏有雨就代表庄稼收成不错。

还有谚语说“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立夏不下,旱断塘坝”“立夏天燥,火龙来到”“立夏无雨滴,三伏热死人”等,认为如果立夏晴天无雨,不仅代表收成会受影响,更预示着会出现持续的干旱。

古籍《开元占经》说:立夏日南方有赤云,年丰,晴明则旱。《文林广记》也称:立夏大晴,其年必旱。《万宝全书》中则称:立夏日巳时东南有青气,年丰。如无岁多灾。

老话说“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所以“有赤云”代表当天有雨;“巳时有青气”的意思是上午九点到十一点前后天空有乌云,也代表有雨。

总的来说,无论是民间谚语,还是古代的农事书籍都认为立夏晴天预示干旱,如果有雨则预示今年会有不错的年景。#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jukk.com/nzjc/10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