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唐代·元稹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斗指巳,太阳黄经达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此时中国江南地区进入梅雨时节;华南地区处在龙舟水时节。比起立夏时,芒种的气温显著升高,雨量比较充沛。
芒种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如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将要收割;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如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
芒种三候一侯螳螂生:螳螂于上一年深秋产卵,到芒种时节,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二侯鵙始鸣:鵙是指伯劳鸟,是一种小型猛禽。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三候反舌无声:反舌是一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鸟,此时它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芒种三候”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芒种时节田野上的动植物生长和繁殖情况,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在这个节令里,农民们正忙碌着耕种,鸟儿们也安静地在田野上找寻食物,而螳螂和鹑则在这个时候开启了它们生命的新征程。小编希望,大家在欣赏芒种三候的同时,也能够更加珍惜自然和生命的宝贵。
关于芒种的传统习俗煮青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中鳯酿酒匠人辛勤拌曲
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徐风送麦香,谷满酿酒香芒种的到来,谷物一部分开始收割,一部分开始种植,意味着酿酒的原料有的已经成熟,有的即将开始生长;同时芒种也是酿酒行业一年一度的“制曲节气”。一杯美酒的旅程即将开始。
中鳯酿酒匠人辛勤拌曲一杯美酒的形成往往是由制曲先开始的,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同样的黄酒也是如此。中鳯黄酒是一种多以稻米为原料酿造的粮食酒。主要原料包括:酒曲、八尺高禾米、优质糯米、水等,一般酒精含量低于20%。和其他酒类相比,黄酒的独一无二,是“鲜”。这是其他酒类都很难拥有的。而鲜味的主要来源就是这些粮食原料中的氨基酸。但是,只有粮食是没有办法变成酒的,这时就需要“曲”的作用了。
黄酒是用稻谷酿造的,稻谷本不含糖,必须要将淀粉转化为糖,然后再把糖发酵成酒精,而帮助稻谷糖化并发酵的就是曲。曲通常用麦或米为原料,把能够糖化或发酵的微生物寄宿在其中,达成酿酒的目的。不同派别,不同风味的黄酒会使用不同的曲搭配不同的粮食来酿酒。
季节的转换加上炎热潮湿的天气,容易让人身体感受到疲倦和劳累。因此芒种也被誉为是夏季养生的关键时节。要注意保持充足的休息,忙里偷闲小憩一会,有利于生活保持效率,而夏季的饮酒则更要注意。夏天暑气易滞,饮食宜清淡。
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满仓的谷物最终化为滴滴醇香的中鳯黄酒,慰藉我们的味蕾和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