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有啥危害?
答:痔疮随着病程的延长会大大增加治愈难度,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一系列危害和疾病。下面我简要列出:
1、长期便血会导致贫血。
2、痔核脱出肛门外,分泌物增多,诱发肛门瘙痒或肛门湿疹。女性患者还会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3、因便时疼痛,强忍不便,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肝病、肾病、肛裂、大肠黑病变、大肠肿瘤等的发生。
4、认为便血或肛周任何坠胀不适都是痔疮所致,麻痹大意,延误了真正地疾病-肠道肿瘤,从而丧失最佳治疗时机的例子比比皆是。根据有关资料统计90%以上直肠癌者在早期被误诊为痔疮。
啥是痔疮?
答:近代认为,肛管上部正常肛垫病理性肥大或异常移位并伴随相应症状即为痔病,亦有认为: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痔。(★特别提醒:痔是人体的正常结构,如同水龙头里的垫子,可以保护肛门精细功能,防止漏气、流出稀便。只有当它发生炎症、充血、水肿或异常移位才叫痔疮。有的患者总喜欢让我们医生把痔全部处理,其实是错误的哦!)
痔疮的好发部位见下图:
痔疮发病率高吗?
答:痔病是生活中的常见病,与性别、年龄无关,人们常说“十人九痔,十女十痔”。年全国性专业化肛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人群肛肠疾病患病率高达50.1%,肛肠疾病患者中98.08%患者有痔疮症状。
哪些人容易得痔疮呢?
答:(1)职业因素:久站、久坐、久蹲、长期负重运行,影响静脉回流,使盆腔内血液回流缓慢,导致痔静脉瘀血扩张,肛垫增生肥大下移成痔。
(2)饮食因素:长期过食辛燥、过量饮酒、低纤维饮食等可能刺激肛门和直肠充血,促使静脉丛曲屈扩张成痔。
(3)疾病因素:慢性腹泻(结直肠炎、菌痢、消化不良等),慢性便秘,妊娠、分娩,腹压增高(前列腺肥大、肺气肿、肺心病等),门脉高压(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都可能使肛门直肠充血或者血液回流障碍,血液淤滞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管丛迂曲扩张,肛垫增生肥大。
(4)肛管缺损。
(5)遗传因素。
得了痔疮究竟会有啥表现?
答:得了痔疮会有以下表现:
(1)便血:内痔早期表现为便血,多为便纸手纸带血或滴血,血色鲜红,量少。随着痔核体积增大,症状加重,可表现为滴血或射血,血色鲜红,量较多,严重时一次可达数十毫升。反复大量出血,可引起失血性贫血;
(2)脱出:初期仅在排便时脱出,便后能自行复位。以后脱出不能自行还纳,需手托回,或休息后方能复位。后期因肛门松弛,用力、行走、咳嗽、喷嚏、下蹲或精力不集中时都可脱出,甚至于痔核长期脱出在肛门外。痔核反复脱出,粘膜易损伤发炎、充血、水肿、糜烂,如不及时复位可发生嵌顿,以致难以复位;
(3)疼痛;
(4)肿块突出;
(5)肛门不适;
(6)肛门坠胀;
(7)潮湿瘙痒。
痔疮什么时候需要治疗呢?
答:首先我讲讲痔疮的规范化治疗原则:1.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医院就要手术,其实是错误的)。
2.有症状痔的治疗的目的重在消除、减轻痔的主要症状,而非根治。(当然在手术过程中我们会充分考虑术后并发症,而选择是否处理这类痔)3.一般治疗对各类痔的治疗都是必要的。
4.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Ⅰ、Ⅱ度内痔。
5.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Ⅲ、Ⅳ度内痔、混合痔及包括外痔血栓形成在内的非手术疗效无效者。手术治疗应注意避免术后并发症。
痔疮的分期见下图:
痔疮究竟怎么治疗呢?
答:保守疗法:对于轻度痔疮传统中医药,栓剂,膏剂,散剂都具有良好效果。手术治疗:目前是对有手术指征痔疮患者的唯一有效根治的方法。其分为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微创手术目前比较常用和权威的便是:TST术、RPH术和自动弹力线术。这个因人而异、因病而异,不能一味强求微创。医院或者科室正规化治疗,不要随意在诊所滥治,以免耽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手术前后示意图:
为何术后7天左右时候肛门产生坠胀?
答:痔疮脱落期一般是术后第二周,这时期典型表现就是肛门坠胀,大便带少量滴血。
为何术后大便会偶尔带点血?
答:因为术后创面十分新鲜,两个月之内带点血,几滴血都是正常的。如果术后出现肚子咕噜咕噜响,急便感,解除大量鲜血,或者解出大量血块,则要立即通知主管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术后如何预防,以免再犯呢?
答:1.注意起居饮食,不过劳,不酗酒,少食辛辣刺激及肥甘厚味食。
2.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或腹泻。
3.注意肛门清洁卫生。
该病重在预防和保养,防患以未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