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夸张的俗语“十人九痔”,可见这个疾病非常普遍,由于大量无症状人群存在,痔的真实发生率不清楚。
痔根据生长的位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即直肠下端,一般不会经肛门缘露出,严重者脱出。
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即肛管内,常常在肛门缘可以摸到痔赘,患者会感觉肛周疼痛、肿胀、异物感和瘙痒。
混合痔在齿状线附近,由痔内、外痔静脉丛曲张并相互吻合贯通形成,同时具有内、外痔特征
临床表现大约40%的痔没有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是出血、肛周瘙痒、疼痛和脱垂,这些症状可能偶尔发生,也可能反复出现。
痔的位置、种类和严重程度决定了上述症状的类型、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一)早期症状患者早期常无任何症状。
(二)典型症状内痔主要表现为出血和痔赘脱出,间断性便后鲜血最为常见,一般无疼痛。血液鲜红,在排便结束时覆盖在大便表面,有时会成滴滴下。有严重者可表现为喷射状出血。部分患者因慢性失血,会出现贫血相关症状,例如头晕和乏力等。
体积小的内痔短期内不会明显变大;
大的内痔可能从肛门脱出,严重的需要在排便后将其从肛门手动推回复位;
有的痔赘从肛门脱出没有及时回缩而卡顿住,则痔的血液供应中断,称为“绞窄性痔”,引起组织坏死甚至感染,伴剧烈疼痛。
外痔主要表现是肛门不适、持续潮湿不洁,有时瘙痒,痔赘外露。如果伴有炎症,则肛周疼痛明显。有时血液淤积在皮下,形成疼痛的肿块,称为“血栓痔”或“凝血痔”,这类痔极易出血,且伴有剧痛。
混合痔内痔和外痔表现同时存在。内痔发展到Ⅲ度以上时多为混合痔。混合痔逐渐加重,呈环状脱出肛门外,称为“环状痔”。脱出痔赘如果不能及时还原到肛门内,则可致“绞窄性痔”或“嵌顿性痔”,可能出现水肿、瘀血,甚至坏死,此时经常伴有剧痛。
伴随症状除了上述因痔直接引起的症状,还可能伴有肛周皮肤刺激、瘙痒、不适感、肛周胀满感和轻度大便失禁。
皮肤刺激和瘙痒由痔的黏液性分泌物引起;不适感、肛周胀满感和大便失禁由肛管的痔膨出引起,并且在排便后可能仍有便意。
以上是大致的诊断,医院就诊。
我是小克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