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草木茂盛,雨水丰沛

5月6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立夏之际,小孩子容易产生身体疲劳四肢无力、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的现象,这便是“疰夏”症状,患者多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子尤易疰夏,而据说只要在立夏那天吃蛋,就可预防此病。

立夏之日,水星视赤纬最北23°19′,天王星合日,天王星在太阳背后,不可见。太阳视黄经45°,太阳视赤纬+16°20′。

温度立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至20℃左右。降水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日照立夏过后,日照时长逐渐加强,温度逐渐升高。景象万物繁茂、生机勃勃进入了快速生长期。立夏三候一候蝼蝈鸣蛙类动物开始在田池鸣叫觅食二候蚯蚓出气温升高,蚯蚓从地下爬到地面三候王瓜生王瓜这时已经开始长大成熟。节气农事

立夏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北、西北等地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习俗文化迎夏古代帝王携百官到郊外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尝新部分地区会在立夏进行尝新活动,吃应时的新鲜菜果。秤人据说在立夏称重后,就不会有病灾缠身。疰夏绳

用五色丝线于系于孩童手腕,祈福不得疰夏病。

吃蛋

据说只要在立夏那天吃蛋,就可预防疾病。

吃面食

立夏时节,正好小麦上场,部分地区会吃面食。

斗蛋

用煮熟的鸡蛋,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

节气诗词

初夏日幽庄

唐朝卢照邻

闻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

林壑人事少,风烟鸟路长。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

苗深全覆陇,荷上半侵塘。

钓渚青凫没,村田白鹭翔。

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

---------------------------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代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代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

山亭夏日

晚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

早夏游平泉回

唐代白居易

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

肩舆颇平稳,涧路甚清凉。

紫蕨行看采,青梅旋摘尝。

疗饥兼解渴,一盏冷云浆。

-------------------------------

夏夜叹

唐代杜甫

夏夜叹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

立夏

南宋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南宋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

初夏即事

北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

阮郎归·立夏

明朝张大烈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

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

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

少年游·立夏

清朝孙云凤

著柳烟浓,送春雨细,犹觉峭寒生。

帘影参差,绿阴长昼,枝上杜鹃声。

去年今日阑干外,日暖午风轻。

红摘樱桃,青拈梅子,何处寄离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jukk.com/nzzd/115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