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立夏后气温迅速升高,正式进入夏季。
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在民间自然也流传着一些多姿多彩的习俗,而这些习俗也一直延续到今天。
五色饭
立夏,标志着万物由生到长的转折。对于很多南方人而言,立夏有品尝“五色饭”的习俗。
例如,立夏日宁波一带用赤、黄、黑、青、绿等五色豆子拌上白粳米,煮成“五色米饭”,寓意“五谷丰登”。
挂彩蛋俗话说:“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
疰夏是夏天常见的症状,患者多腹胀厌食,身体消瘦,小孩子尤其容易得疰夏病(即身体受到暑湿气候侵扰,出现心烦体热、头重昏沉、身倦乏力,胸腹满闷等症状)。
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或鹅蛋,有避免疰夏的说法。
秤人重立夏到了,你准备好上秤了吗?据说这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当日,人们为老人小孩称重,以验一年之肥瘦。
敬神祭祖
立夏作为一个季节的开始,自古人们都十分注重。史载周朝时,每逢立夏日,天子要带领大臣到南郊举行迎接夏天的礼仪。
礼毕后,还要令主管田野山林的官吏代表天子巡行天地平原,慰劳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另外,天子还要在农官献上新麦时,献猪到宗庙,举行尝新麦的礼仪。
在民间,立夏之日要用新收获的果实供神祭先祖,表示有了新的收获,首先想到的是告诉神灵与先祖,这些蔬菜、粮食已经收获,并献给他们享用。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着慎终追远的传统,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总会不忘记祭拜祖先,表达对先祖的思念,一方面是寄托我们的情怀,另一方面是孝爱文化的传承,再一方面就是勉励后人奋发图强,不断努力。
祭祖的意义在于教人返本报始,知恩图报,《论语》中:“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品德,我们需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