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际上已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作为心外科瓣膜置换术高危或有禁忌证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但这类患者行TAVR后心功能的变化特点和规律少见报道。
医院吴永健、赵振燕等发现,外科换瓣手术禁忌或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TS)评分高危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接受TAVR治疗后,6个月内心功能可获得明显且持续的改善,其中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改善尤为明显。
这一研究结果证实,TAVR是外科手术禁忌或STS评分高危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
作者指出,TAVR治疗对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改善程度比心功能正常者更明显,但心功能不全者心功能完全恢复正常需一段时间,提示术后继续要按照心衰治疗原则治疗才能尽快恢复心功能。
该研究连续入选常规外科换瓣手术禁忌或STS评分高危、在医院成功行TAVR治疗的49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
术后7天内,所有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最大跨瓣压差、最大跨瓣血流速度、血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浓度、主动脉瓣瓣口面积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
术后6个月内,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仍持续上升,尤以心功能不全患者为著。TAVR术后患者的主动脉瓣瓣口面积扩大,进而引起跨瓣血流速度及压差下降,术后6个月左右趋于稳定。
来源:赵振燕,宋光远,张文佳,等.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短期超声心动图和血N末端B型利钠肽原浓度变化特点分析.中国循环杂志,,3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图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