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症状”可能也有“痔疮”
痔疮根据所处人体解剖位置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位于肛管齿线上,除非脱出嵌顿,一般不痛,以便血、痔核脱出为主要症状,严重时出现喷射状出血、痔核脱出后不能自行还纳的情况。
位于肛管齿线下肛周,主要表现为肛缘肿物隆起,肉眼就可以看见,发作时可出现疼痛、肿胀、瘙痒等症状,排便后肛门局部不易清洁。
是指肛管同一位置既有内痔又有外痔,临床表现上兼有内、外痔症状。
▲内痔、外痔、混合痔示意图
许多人是因为痔疮急性发作了,才发现自己有痔疮问题。比如在饮食辛辣醇酒、剧烈运动后,肛周静脉丛破裂出血,在皮下瘀积形成血块,压迫神经末梢时,出现肛周结节状肿物隆起伴剧烈疼痛,这就是临床上的“血栓性外痔”。痔疮有哪些明显症状?
该如何自检?
上面说了,没有“症状”都有可能得了“痔疮”,如果平时发现自己有以下症状,很明显“痔疮”已经找上门了,别再“痔疮”、“上火”傻傻分不清!便血,无痛性的间歇性的便后有鲜血是痔疮的主要特点,也是内痔或者混合痔早期比较常见的症状,便血主要是因为粪便摩擦黏膜或者排粪用力过猛,引起扩张血管破裂,导致出血,如果反复的长期的出血可以出现贫血。
痔块脱垂,往往是痔疮晚期的明显临床症状,大多是先有便血后有脱垂,因为在晚期,痣核增大,逐渐的与基层分离,排便的时候,会被推出到肛门外面,症状比较轻的,在便后可以自己回复,比较严重的需要用手托回,更严重的是稍微增加腹压就会脱出肛门外,而且回复困难。
疼痛,单纯的内痔没有疼痛,少数会有坠胀感,但是如果痔核脱出、嵌顿,就会出现疼痛、水肿、感染,甚至坏死。
瘙痒,在晚期内痔痔核脱出以后,常会有分泌物流出,由于分泌物的刺激,会导致肛周瘙痒不适。
为什么会得痔疮?
痔疮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大便怒责、过度负重和剧烈运动。
大便干结或水样便。
不良的排便习惯、长时间如厕,比如如厕时喜欢阅读或使用手机。
长期低纤维饮食,容易导致排便困难,也可诱发痔疮。
怀孕和阴道分娩可能诱发痔疮。
年龄问题,年龄越大越容易诱发痔疮。
好像得了痔疮
要如何确诊?
看到这里,感觉自己已经有了诸多痔疮“症状”,又该如何确诊呢?医院对肛门部位进行专科检查,包括:观察肛门周围的皮肤。
直肠指检(戴着手套并润滑的食指轻轻地插入肛门)。
肛门镜检。
得了痔疮就一定要手术吗?
不一定。
大多数情况下,不脱出、偶有便血的内痔;部分隆起的外痔;不影响生活的混合痔可以考虑先保守治疗,而非手术。在尝试健康生活方式、改善饮食习惯及保守治疗后,症状、体征仍然未能有效缓解,才选择手术。而对于较轻微或偶然出现症状的痔疮,以下方式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例如不要长时间大便怒责或坐在马桶上。如果便秘,请告知医生,医生会适当添加合适的大便软化剂或泻药。
采取温水坐浴,以减轻排便引起的剧烈疼痛。
外用痔疮膏或痔疮栓缓解症状。
痔疮虽然是一种常见病,但一旦发作真的让人坐立不安、苦不堪言!希望大伙儿都能爱惜自己的菊花,远离“菊”部疾病!温馨提示
不再便血了,是不是就没事啦?
据肛肠专家提醒,不再便血了也是直肠癌的一种警号!!!
★导致直肠癌变化过程:早期痔疮(有便血),
★长期不治疗转变为二、三、四期(不便血),
★出现肛瘘脱肛长期不治疗最终导致早期直肠癌(不便血),
★最后出现晚期直肠癌(有便血).
请在相应的()里打“√”,如有以下3种症医院检查治疗!
()不疼痛出血,排出黑色的血便及粘液与血液之粪便者
()食欲差、反胃、排气增多、异味
()大便出血从不检查者
()排便困难或不畅,不明原因便秘
()肛门口间接性流血流浓
()经常有腹部隐痛或胀痛及胀气
()大便干,疼痛伴出血
()大便现状变小,排便次数增多
()底裤沾有粪便、粘液
()近期消瘦、乏力、贫血、头晕
()腹泻、里急、后重
()20—65岁大便后不疼痛出血等
()便后擦不干净
()肛门脱出肿物
()肛门发热感
()便后站起头晕
()肛门口有异物
()肛门潮湿、瘙痒
()大便解不净感
()肛门下坠感
建医院正规治疗,以防误诊误治,造成大出血、伤口不愈合等,有时耽误诊断更严重的疾病,如把大肠癌当成痔病诊治。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和严重后果。
同时希望大家做到合理膳食起居,锻炼身体,使大便保持通畅,保持肛周清洁,避免痔病的发生。
小互动
您还有什么想了解的?
欢迎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