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总是不经意间就从指缝溜过,不知不觉又迎来了立夏时节。
立夏这一天,我们当地有许多习俗,人们要尝三鲜、撞蛋、称体重……,其中撞蛋无疑才是每年立夏的重头戏。
记得小时候,每到立夏这一天,母亲就会早早把煮好的鸡蛋装进用彩线编织的蛋套里,然后往我脖子上一挂,条件好的人家会用鸭蛋或者个头更大的鹅蛋。大家各自带着自家准备好的蛋,像护送着个宝贝似的小心翼翼来到学校。于是,一场未经彩排的撞蛋大戏便在教室轰轰烈烈上演了……
我们那时撞蛋也是讲求规则的,因为大家带的蛋五花八门,为了尽量保持公平,通常同种类型的蛋先比拼,鸡蛋对鸡蛋、鸭蛋对鸭蛋、鹅蛋对鹅蛋,以此类推,另外因为蛋身上的不同部位硬度也是不一样的,通常蛋头要比蛋尾硬,而蛋的侧面往往是最薄弱的。所以撞蛋时要蛋头对蛋头,蛋尾对蛋尾,侧面对侧面,双方对好位置就开始嘴中倒数“3……2……1开撞!”,撞蛋PK就这样在教室里两两开始了……
蛋壳被撞破者会将蛋顺势放在手心使劲揉一揉,或者干脆往课桌上敲几下,剥掉壳就直接下肚了。胜者则小心留下完好的蛋继续寻找对手,进行下一轮PK,能撞到最后还没破壳的人自然就是当年的蛋王啦!
当然这中间也不乏调皮捣蛋者,趁你不备用蛋头猛敲你的蛋身,偷机得手后伴随着得意的哈哈大笑声再飞一般逃离……
立夏撞蛋,成了我们儿时每年约定俗成的大戏,因此倍感期待,而每一年的蛋王也都不尽相同,但大多以带鹅蛋者居多。鹅蛋体大壳厚,鸡蛋鸭蛋在它的面前通常不堪一击。
直到有一年,江子带着他那颗神勇的小鸡蛋,才终结了鹅蛋不败的神话。
清楚的记得那一年我们正就读小学三年级,立夏那天,江子用他的小鸡蛋过五关斩六将,一路撞进了全班总决赛,最后在跟大鹅蛋的对决中同样轻松取胜,一举拿下那一年的蛋王。
江子学习成绩虽然全班倒数,但是那一年立夏,江子成了全班风光无两的风云人物。
但是我却注意到一个细节,江子每次跟别人撞蛋时,总是只露出很小的蛋头部分,而不愿意将整个鸡蛋展示给大家看。我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劲,几天以后放学回家的路上,在我的不断追问下,江子才神秘兮兮的冲着我的耳边小声说“你千万不要跟别人讲哦,其实我那颗蛋是铁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小时候班上的同学都挺傻的,竟然统统被江子给骗了,但立夏撞蛋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的快乐,却是真真切切的,一直延续至今,未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