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立夏快乐!
昨日跟朋友聊天至深夜,我们感叹时间过得很快。这不,好像还没什么反应,早晨起来,窗外的阳光火辣辣地炫耀着,已经到了夏天。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春融……
夏葱郁……
秋色连波……
冬比雪花静……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出自《历书》。
立夏以后,雨水充沛,高温潮湿多雨,雨热同期,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对于喜欢研究吃食的朋友来说,这个季节的美味实在是太多了。
多年前在江浙,第一次听到乌米饭、立夏蛋,恍然大悟,立夏也有时令菜的,果然,江南不是什么节日都吃饺子的,越发觉得,时令的存在,给了我们无比多的馈赠。
民间自古以来就有跟随节气食的传统
宁波人习惯在立夏之日品尝蚕豆饭、蛋以表达传统节日来临时的惊喜。
南京人在这天有“尝三鲜”的民俗,这“三鲜”包括“地三鲜”:蚕豆、苋菜、嫩笋(竹笋、芦笋皆可);
“树三鲜”:枇杷、樱桃、青梅(也可以是杏子、桑葚等);
“水三鲜”:螺蛳、河豚、鲥鱼。
而魔都上海,对蚕豆的喜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江浙一带应该是食用频率最高的,餐桌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鲜嫩的蚕豆,“白壳蛋、红烧肉、蚕豆糯米饭、小笋配黄酒”,一副人间烟火的美景顿时出现在脑海里。
很多年前被投喂过“立夏饭”,香肠、咸肉、蚕豆、笋、莴笋叶、大蒜粒混合着颗粒饱满,晶莹剔透的糯米饭,你看,一锅的时令配菜、一锅的鲜,老远就能闻到谁谁谁家在做立夏菜饭,那个味道至今令人唇齿萦绕。
哦,对了,还有这个时节的C位蚕豆,不得不说,这应该是为数不多的纯天然、绿色健康食品了吧,哪怕在最差的边角地,每年10月下旬播种,不翻地、不施肥、不打虫......次年4月下旬便能收获。
你说,这不是大自然的馈赠,是什么?
从小生活在北方的我,像这种时鲜,是很奢侈的,保鲜技术不过关、运输路途长,基本是很难见到。当时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时,有提到罗汉豆,叫我好一阵猜,想象不出是哪一种豆。后来才知道,就是蚕豆。
后来在上海生活,第一口鲜甜的蚕豆,好像还停留在舌尖。步入5月,上海本地蚕豆也陆续上市,遗憾的是,本地蚕豆供应季不长,最多也就半个月。喜爱蚕豆的人便会“上市一周,吃足7天,也不会腻”。
蚕豆做法多样,蚕豆饭、水煮蚕豆、蚕豆煲汤、和鸡蛋炒、或者加一点咸菜一起炒、再或者和苋菜一起,红绿分明
蚕豆到“落而为箕”时,晒干即为老蚕豆。老蚕豆仍可做菜。浸水生芽,江南人称之为“发芽豆”。亦可炒食,一种是泡水后再炒,叫做“沙蚕豆”,一种是直接入锅炒,适合牙口的人,北京叫“铁蚕豆”;
做零食油炸,便是北方经典的下酒菜,油炸蚕豆,兰州叫做“油大豆”,外皮炸到开花、通体酥脆,出锅后撒一些食盐调味,非常受年长一辈的人喜爱,用来下酒吃。
趁着春光未尽、酷暑未来,做一份油焖蚕豆尝尝鲜,可好?
也就在暮春时节(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为暮春)不多时日,错过就又要等来年了。
古人云“且将蚕豆伴青梅”,小酒慢酌,送春迎夏,今日分享这道油焖蚕豆,坐享余春美好。
餐桌上的暮春限定——一口鲜的油焖蚕豆
新鲜带壳蚕豆g、葱花50g、盐适量、糖1小撮提鲜、生抽10ml、老抽2ml
1、这道菜的重点在于一个“焖”,用砂锅会更合适。剥去蚕豆的外壳,清洗干净,沥干水分。
2、热锅后倒入比平时炒菜稍多一点的油,待油温升高后,放入蚕豆。
3、反复不停地来回翻炒,直至蚕豆变色,加入生抽、老抽和糖,继续炒出调料的香味。
4、撒入葱花,再加些盐调味,继续翻炒均匀,
4、这时可以加少许清水,加盖转中火焖煮片刻,蚕豆一定要煮熟,待其酥烂后,揭开锅盖用大火收汁,撒入葱花和适量盐,便可以关火盛盘了。
蚕豆好吃可不要多吃,还得小心烫嘴哦,五岁以下的幼童不能食用蚕豆,容易诱发“蚕豆病”,而专家表示,此病高发于儿童,且大多在5岁内,成年后少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婴幼儿的耐受性弱于成人,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其发病机理复杂、不明。
Jessica的美食每刻,美食专栏作者、美食撰稿人,喜欢我的原创内容,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