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
夏天到了。
立夏是属于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有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此时阳气愈来愈盛,地下温度持续升高,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钻出地面,开始活动和鸣叫,蔓藤快速攀爬生长,万物绽放出浓烈的生命气息。
人体阳气也开始浮于体表,阴气收藏在体内。我们在养生方面,也要做出相应调整。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起居方面:宜晚睡早起
《黄帝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立夏以后大家要顺应气候变化,每天晚上睡觉时间可比春季稍晚些,以顺应阴气的不足。这里说的晚睡并不是越晚越好,在23点之前入睡即可;早上应早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
此外,还要坚持睡午觉。
立夏后因晚睡早起,晚间睡眠时间相对不足。正午气候炎热时,人体血管扩张,使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加上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供血相对减少,人在午后常感到精神不振,困意频频。
因此立夏后应养成午睡的习惯。研究表明,午睡可以预防多种心脏病的发生。但午睡不宜太长,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以内为宜。
图片来源于网络
饮食方面:常食生姜以养阳
一、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姜性温,属于阳性药物。立夏吃姜有助人体阳气生发,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的观点。
夏天是驱寒除湿、滋养脾胃的好时节。不喜欢麻烦的,可以从立夏开始,早上空腹饮用道易本草古法小酿。这款以姜枣为主要成分的老酒能够让脾胃更健康,身体更舒服,皮肤更漂亮。
二、同时“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夏季要适当“吃苦”,莲子、苦瓜外,还可以多吃酸味之品来“养心”,比如乌梅、五味子、酸梅等,收敛固气,同时还可以生津止渴。
应适量吃时令豆类,可补充蛋白质;适当搭配粗粮以均衡营养、促进消化吸收。
另外,提醒大家注意不要“贪凉饮冷”,不宜进食过多冰镇瓜果、饮料,以免脾胃受寒而损伤脾胃功能,留下腹痛、消化不良等“病根”。
运动方面:坚持慢节奏的有氧运动
立夏以后,要避免大汗淋漓。大汗亡阳,汗液过多地流失,会伤及体内阳气。
因此,立夏后宜选择慢节奏的有氧运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情志方面:注意静心除烦
立夏后天气渐渐变得炎热,静心除烦非常重要。
“暑易伤心”,高温天气易使人“心躁”,从而影响身体,出现心烦、头晕、头痛、失眠、肚子不舒服等症状。在换季时出现这样的症状,归根结底,还是身体太过虚弱了。
应重视情志养生,力争做到“戒怒戒躁”,使自己养成急事不惊、烦事不争的心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养生方面:坚持艾灸补阳
立夏这天起,人体阳气不断向外生发,人体处于外热内虚、上热下寒的状态,此时艾灸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借助天地阳气进行艾灸,效果特别突出。
尤其是应对一些秋冬季节不易根除的、潜藏在身体中的病邪,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